要说战争期间最神秘的任务,当然是情报部门的间谍了。有句古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争开始前,往往都是情报先行,可见这个部门的重要战略价值。
而作为情报部门的“业务员”间谍,他们从事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不但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不要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至少也得是身手了得,善于伪装的军中精英。
他们不但能巧妙蛰伏在敌人内部,还能凭借一身本事,最后巧妙脱身,只给后人留下一个神秘的背影和传说。
而苏联就曾有这样一个身手了得的间谍,他掌握了6种语言,在德国境内足足潜伏了4年未被发现,号称二战时期苏联的间谍之王。不过,最后却因自己一时疏漏,栽在了一个13岁的小孩身上,可谓是间谍界的耻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苏联间谍叫鲁道夫·伊万诺维奇·阿贝尔,在上个世界的苏联情报部门里名噪一时,他还有个外号叫“千面人”,意思是不管伪装成什么身份,都活灵活现,常人难以看出破绽。
阿贝尔出生于革命世家,早年,其父亲便因反抗沙俄统治而遭到沙皇打压。为了避免迫害,父亲带着家人逃亡英国。而阿贝尔一出身,父亲就给了他良好的教育环境。
好马配好鞍,阿贝尔也是个学习的苗子,有着惊人的天赋。其不但精通绘画、音乐和数学多个领域,还掌握了俄、英、德、波兰以及意大利语6国语言。如此惊人的学习能力和语言天赋,他被后来的苏联情报部门盯上,将其招入麾下,阿贝尔也开始正式接触情报工作。
二战刚开始时,阿贝尔就被苏方派往德国收集情报,凭着伪装的身份和出色的德语,阿贝尔甚至还潜入了盖世太保的内部。而这一待,就是4年。4年里,他挑拨利用纳粹德国国防军军事情报局和帝国保安总局两大德国情报组织的矛盾,搜集了大量一手情报,并通过独特的单线联络方式秘密转送给苏联,为苏军在正面战场上带来了巨大优势。
最厉害的是,阿贝尔甚至还偷出了一份德国间谍的花名册,上面登记了所有混入苏联的德国间谍的照片。凭借这份花名册,苏方将内部的德国间谍一网打尽,形成了情报战一边倒的胜利。
二战结束后,苏联最大的敌人从德国变成美国。曾立下赫赫战功的阿贝尔随即被调往了美国,在那里,他伪装成一位画家的身份定居,加上他本来就擅长绘画,并没有人看出什么端倪。
不过,作为间谍的阿贝尔一直有看报纸的习惯,毕竟报纸上的新闻一般能暗示当时的政治风向。在美国期间,他一直订阅报纸,而给他送报的报童,是一位叫博扎的13岁小男孩。
这天,博扎给阿贝尔送完报纸。按照惯例,阿贝尔给了他5美分作为酬劳。而不知是疏忽还是忘记,阿贝尔将用于间谍活动特制的5美分硬币给了博扎。博扎在回去路上清点硬币时,不小心将那枚硬币掉出,又不慎踩了一脚。这一脚,直接将硬币踩裂,里面的微型胶卷露了出来。
出于好奇,博扎把这枚5美分硬币捡回了家。后来被他姐姐看到,好巧不巧,其姐夫正好在美国中情局上班。拿到胶卷后的姐夫,根据上面的线索,将当地大量的苏联间谍一网打尽。而其中有一个叫赫哈伦,是阿贝尔单独联系的下线,由于没能捱住酷刑,最后供出了阿贝尔的身份。
于是,中情局很快就派人包围了画室。阿贝尔被捕,最后以间谍罪被美国判处30年有期徒刑。由于阿贝尔属于苏联的顶尖间谍之一,苏方对此十分重视,多次提出交涉想要美国释放阿贝尔。但美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但不放,还加强了对阿贝尔的监视。甚至连苏联最高领导人安德烈·葛罗米柯亲自出面,也没能捞回阿贝尔。
直到后来,苏联击落了美军一辆间谍飞机,飞行员加里·鲍尔斯被俘。美国才同意交换人质,将阿贝尔和鲍尔斯对换。而回到苏联的阿贝尔,受到了全国民众的夹道欢迎。
由于身份暴露,他只能从一线退了下来。但他的间谍生涯还没有结束,其后半生还为苏联培养了大量间谍,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尽心尽力地传承给了下一代。
这就是苏联顶尖间谍鲁道夫·伊万诺维奇·阿贝尔的故事。虽然他掌握了6门外语,还曾在德国纳粹总部潜伏4年,但终究还是败在了一个13岁的小孩身上。各位读者,你们觉得他的间谍生涯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呢?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