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一杀两立,有能力改变梁山政治格局,却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81250.html

在《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中,梁山泊一共经历了三位首领,分别是王伦、晁盖和宋江。林冲这位角色,不仅在这三位首领的统治下都担任过重要职务,堪称梁山泊的资深成员,而且在梁山政治格局的演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存在和行动对于梁山泊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尽管林冲在小说前期的表现看似软弱,但这也凸显了他的一大优点,那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上梁山之前,他多次受到高衙内的挑衅和打压,然而他始终选择了忍耐。甚至在董超、薛霸企图置他于死地时,他仍然为他们求情。这种性格与梁山那些崇尚快意恩仇的好汉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冲的性格是在忍耐中逐渐塑造的,他最为人称道的地方,便是他忍耐的极限。在上梁山之前,高俅等人持续对林冲紧追不舍,屡次企图置他于死地。然而,当林冲被逼至忍耐的极限时,也是他展现出最为冷酷无情的一面的时刻。

在小说第九回中,林冲在愤怒之下连杀三人,他不仅对这三人的头颅进行了割取,更是对自幼相识的陆虞侯进行了残酷的剜心之刑。这种极端的行为与之前的林冲形象截然不同,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颠覆。

当他决定加入梁山时,同样不得不先忍受一番考验。梁山的初代首领王伦,因为林冲声名显赫、武艺高强,对他颇为挑剔,实际上是想要他离开。然而,在杜迁、宋万和朱贵的诚恳劝说下,王伦改变了主意,改为有条件地接受林冲,要求他在三天内献上一位敌人的首级作为加入梁山的投名状。

林冲被逼无奈,只好离开山寨去寻求投名状的机会,却偶然间与同样前往东京寻找职业的杨志相遇。两人在武艺上势均力敌,经过一场激战,依旧难分高下,最终由王伦出面调停。虽然王伦对杨志颇有好感,有意将其留在山寨,但其真实目的却是想借助杨志的力量来制衡林冲。然而,杨志心中另有抱负,不愿意成为一名土匪,因此决定继续前往东京。这样一来,林冲得以留在了山寨之中。

在梁山好汉的排名中,王伦别有用心地将林冲置于第四位,尽管林冲的能力足以胜任更高的位置。王伦此举意在向林冲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便你本领高强,也需懂得谦逊和顺从。在梁山这个江湖世界里,实力固然重要,但王伦的权威和决策同样不容置疑。王伦掌控下的梁山显得矛盾重重,林冲的加入并未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反而更像是王伦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林冲对王伦的猜疑和防备早已心生不满,但始终未能找到爆发的契机。直到晁盖等人来到梁山,成为了新的伙伴,这才成为了林冲情绪的引爆点。

当晁盖等人首次抵达梁山时,受到了王伦的热烈欢迎。在王伦的眼中,晁盖仅仅是一个保正,吴用是一个未能中举的秀才,公孙胜和刘唐是江湖上的流浪者,而三阮则是生活艰难、难以饱腹的渔夫。

在王伦的视角中,他所见的仅仅是这些表面的简历,他甚至觉得这些人在才能上还不如林冲。然而,当晁盖在酒会上毫无顾忌地叙述他们曾经的辉煌事迹时,王伦开始感到惊慌。原来,这群人的实力远超过林冲,他们的强大令人震惊。在酒宴还未结束时,吴用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王伦打算送走他们了。

在此刻,从道义上而言,唯一有能力继承晁盖等人遗志的便是林冲。然而,林冲早已洞悉了王伦的内心想法,对王伦的忍耐也在这一刻达到了临界点。

随后,林冲再度怒火中烧,挥刀便斩下了王伦的性命。这一刀,既是为了公义,也是为了私怨。王伦为人心胸狭窄,难以容人,总是忌惮他人的才能超越自己,缺乏大度和远见,最终自食恶果,也使得林冲得以解开心中的怨恨。而在除掉王伦之后,林冲顺水推舟,将晁盖推上了梁山泊主的宝座。这一举动不仅为梁山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拓宽了前进的道路,同时也让林冲自己获得了几分自在和安宁。

谈及这两位英雄加入梁山的经历,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于都不愿轻易选择成为草莽英雄。林冲因受高俅的陷害而误入白虎堂,幸运的是,开封府尹给了他一线生机,只判他刺配沧州。在流放途中,他饱受董超和薛霸的欺凌。甚至在野猪林,他面临生死关头,仍选择亲自递上刀来任人宰割。若非鲁智深及时出现,林冲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既然他拥有如此高超的权谋手腕,能随心所欲地操控局势,为何在旅途中对董超和薛霸言听计从,甚至不惜为那些所谓的“仇人”求情呢?答案很明显,他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安安稳稳地作为一个顺从的百姓生活。身为体制内的一员,他怎么可能想过要背叛体制,走上落草为寇的道路呢?

宋江加入梁山泊的历程充满曲折。他在杀害阎婆惜后,开始了流亡生涯,辗转藏匿,但最终还是被官府捕获,并被判流放到江州。即使在流放途中得到救援,他仍坚持要去江州接受惩罚,不愿意沦为草寇。然而,在江州他又因写反诗而身陷险境,若非梁山好汉及时出手相救,宋江恐怕早已成为官府冤魂名册中的一员。

故而,林冲和宋江之间无形中存在着共鸣,他们二人都曾历经生死边缘,而且都是从体制内部逃离出来的流浪者。可以断言,林冲与宋江在思想上的默契程度,远胜于林冲与晁盖之间的。

在晁盖遭遇不幸离世后,林冲挺身而出,与吴用、公孙胜等梁山领袖共同商议,决定推举宋公明接任梁山泊第三代首领。既然林冲身为梁山泊的资深成员,长期在领导核心层占据一席之地,那么,他为何没有觊觎首领的宝座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整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观察,林冲这个角色始终处于孤独的状态,他在梁山泊的处境始终带有一种微妙的尴尬。

在王伦掌权的时期,林冲被视为心头大患,如同眼中钉、肉中刺一般让人难以忍受。尽管在领导层中,杜迁、宋万、朱贵表面上对林冲保持着和颜悦色,但实际上他们都是王伦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林冲果断行动,割下了王伦的首级,这三人才如梦初醒,跪在林冲面前表示愿意追随他,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劳。可以说,林冲最终凭借武力成功地征服了这三人,使他们心服口服。

在晁盖掌权的时期,梁山主要由三类人构成。首先是那些随着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并加入梁山的吴用、公孙胜、刘唐以及阮氏三兄弟。其次,是梁山初创时期留存下来的第一代元老。最后,还有林冲这一位在梁山崭露头角后,助晁盖登上首领之位的英雄。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发现,林冲依然是独自一人,没有追随者,独自战斗。

在宋江掌权的时期,梁山好汉的构成变得愈发多元化。然而,当我们聚焦于领导层的核心成员时,可以发现晁盖时期的核心力量已经被分化。吴用与宋江迅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吴用因此成为了第三代梁山泊主的贵宾。与此同时,那些曾忠诚于晁盖的骨干成员,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在晁盖执掌梁山时期,刘唐是步兵的首领,阮氏三兄弟则负责统领水军,而林冲则是马军的领袖。然而,到了宋江领导梁山的时候,宋江为了更好地适应北方平原的战事和增强军队的机动性,开始提高马军在梁山的地位,这使得林冲所率领的马军逐渐崭露头角。与此同时,阮氏三兄弟所掌管的水军地位却逐渐降低,不再像以往那样受到重视。

在梁山好汉的排名中,林冲位列第六,关胜则位居第五。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林冲的地位有所提升呢?事实并非如此。当关胜加入梁山后,林冲的统军职责发生了改变。他不再是左军寨的首将,而是转任为西寨的统领,身份更加纯粹地转变为武将。这一变动意味着林冲在军中的实际地位并未上升,反而有所降低。

从梁山整体的功绩与影响来看,无论是政治策略还是军事战功,关胜与林冲相较均显逊色。在政治领域,林冲凭借果断的决策和强大的影响力,成功塑造了梁山的政治架构,对梁山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地位仅次于宋江,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晁盖,与吴用平分秋色。而关胜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和贡献则显得较为有限。至于军事成就,林冲参与的战斗次数和斩将数量均显著超越关胜,显示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斗力。

常理来说,林冲对组织的巨大贡献理应让他成为领导层的一员,然而宋江却未作出这样的决策。

经过深入剖析,我们发现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以下两大因素:

首先,宋江深知林冲的个性,林冲习惯于忍耐和退让,只要不超越他的底线,他通常都会选择接受。宋江正是把握住了林冲的这种特点,因此选择将林冲排除在核心领导层之外。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冲的性格特点成为了他的软肋,导致他在竞争中失利。

其次,与晁盖和宋江不同,他在江湖上并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名声和资本。在晁盖统治梁山的那个时代,梁山的环境相对单纯,晁盖视梁山为家,从未想过离开去征服更广阔的天下。只要有几位忠实的支持者,他便能稳固地坐在首领的位置上。

进入宋江的时代,梁山好汉的构成变得多元且纷繁,但无论如何纷繁复杂,这些变化最终都归结于一点:绝大多数人都曾受到宋江的恩惠。这也意味着宋江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宋江能够稳固地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由此可知,在宋江的时代背景下,林冲身处孤立无援的境地,他根本不具备与宋江等人相抗衡的实力。实际上,林冲的处境比卢俊义还要更加窘迫。

根据上述分析,林冲作为梁山的资深成员,对梁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他对梁山有着如此重要的贡献,但他并没有意愿成为梁山泊的主人。这并非出于他的无心,而是因为他实际上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争取这个位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