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奖颁发功臣奖和特

得了白癜风好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291.html

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举行

授予田禾、陈亚珠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授予许琛琦等1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43个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

31个项目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

个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15个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

授予卢克·塔尔维(比利时籍)、

余金权(美国籍)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获奖代表田禾、来新民、姜育刚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项(人),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43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31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15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比利时籍专家卢克·塔尔维、美国籍专家余金权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上海市科技奖励中心负责人介绍,年度科技奖励的组织实施,全面贯彻落实上海新一轮奖励制度改革精神,总体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是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去年1月发布的《上海市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调整了奖励对象要求,由“公民”改为“个人”,将外籍科技工作者纳入四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技普及奖)授奖范围。年度,有37个被提名项目有外籍完成人参与,国籍涵盖日、法、美等11个国家,其中12个项目获奖。提名和评审方面,外籍专家作为提名专家,提名一项科技进步奖;4名外籍及港澳专家应邀参与项目评审。

第二大特点是科普激励作用显著增强。年度首次颁发上海市科普奖,单独设立这一奖种,在全国省级科技奖励中尚属首次,旨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技精神。年度有44项科普成果被提名,是年度19项科普成果(纳入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的2.3倍。其中,15项科普成果获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是年度6项的2.5倍;4项一等奖创历年之最。

第三大特点是提名方式更为多元。去年以来,上海市科技奖励改革了由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推荐的传统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相关单位提名的制度。提名者要承担推荐、答辩、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年度提名项目(人)中,共有3项(人)由专家提名,奖种涉及科技进步奖和科普奖。其中,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项目“严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工程应用”由外籍教授提名,成为上海市科技奖励史上首个由外籍专家提名的获奖项目。

从年度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由两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年评选一次。科技功臣奖的奖金由50万元/人提高到万元/人,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由30万元/人提高到50万元/人。

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的田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功能分子材料合成及其光化学与应用研究,在动态组装分子智能材料、新颖有机发光体系等前沿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

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的陈亚珠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她是我国跨领域从事医学工程创新研究和产业转化的开拓者之一,为重大疾病物理治疗技术、设备的研制和临床实施做出了卓越贡献。

今天颁发的特等奖有3项,是近年来上海市科技奖励最多的一次。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完成的“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获得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实现了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技术突破,对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医院牵头完成的“基于脑可塑理论新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创造性地提出治疗中枢神经疾病的全新途径,也深化了我们对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认识,有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完成的“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开发了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力控制等领域的可信软件,为这些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驾护航。

根据《上海市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四大奖的特等奖由50万元/项提高到万元/项,一等奖由20万元/项提高到50万元/项,二等奖由10万元/项提高到20万元/项,三等奖由5万元/项提高到10万元/项。

田禾、陈亚珠是谁?

有哪些杰出贡献?

或许很多人还不甚了解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两位“上海市科技功臣”

“魔术师”田禾:

越具有挑战性的,当老师的越要先来

从分子机器运动、有机分子探针,到智能材料动态组装,这些带有炫酷科技感的“魔术”,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田禾的拿手戏。

改革开放之初的年,田禾离开出生地新疆跨入了大学校门,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与上海、与化学、与创新结缘数十个春秋。这位微观世界里的多面手“魔术师”,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在5月19日的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

别人变得出,他更变得出

为了科普最新的“魔术”,田禾先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一个最传统的蜡染过程:涂蜡蓝布,染缸一染,再晒晒干。从分子层面看,染料的化学结构改变了,水溶性的性质也改变了,不再褪色。

其实,数码影像时代之前冲洗胶卷,也是染料参与了光化学反应。当年,作为华理前身的华东化工学院老院长朱正华教授正是田禾的导师,老一辈的团队曾为破译美国U-2高空侦察机胶卷、开发国产彩色胶卷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级的大学生,田禾坦陈自己这代知识分子,多少都受到数学家陈景润、“两弹一星”元勋等榜样激励,甚至中国女排也是属于一代人的精神烙印。“落后就要挨打”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们科技强国之梦开始的起点。

魔术师相信,别人变得出,他更变得出。田禾开始一个个解决功能染料技术难题:可录式光盘专用染料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中国成为当时少数有能力生产这类有机材料的国家之一,实现知识产权自主后,同类进口产品价格应声而降1/3;另一方面,光变色浓缩液和树脂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变色镜领域,支撑民族企业占据光变色材料全球市场六成以上份额,“国际大牌太阳镜说不定也用我们的专利产品”。

“科幻魔术”也要走在人前,田禾作为第一作者在年《物理化学学报》上发表的成果,来自他在国际上最早开展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这比海外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发表同类文章还早3年,并曾多次创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最高光电转化效率纪录。田禾表示,这样的有机光伏电池有望用于柔性光伏发电,或做成箱包,或做出阳伞,成为便携多用的“充电宝”。

弟子压力大,他先去试水

变色镜研究事成之后,田禾的弟子毕业即创业,在沪郊建厂投入生产,一步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拿下国际市场定价权。田禾笑言,“学生学会了,老师没饭吃。”其实,有了这条技术路径,“从1到”走起来并不难。

真正难的,是“从0到1”。根据田禾的带教策略,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前人未做的,当老师的越要先来。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出于考核压力,或生活压力,如今年轻一代对挑战失败还是“非常有顾虑”。

比如在分子探针用于临床的重大疾病精准检测中,团队中医院,多中心、大样本、平行双盲,点对点地两头跑,跑医院。尽管任劳任怨,但类似的实验存在较高的失败率,临床之路还很长很长,因此可能发不了文章,拿不到学位,甚至毕不了业。

赖鑫琳摄

“而我,已经毕业了,都考核过了,作为过来人,最不怕失败。”于是,田禾总是率先试水。“动态化学”是他当下科研重点,利用动态共价键、非共价键、光响应基团等,他开创出构建智能超分子聚合物的新策略。“魔术”在实验器皿中展开:两截高分子片状材料,在特殊溶液中自主修复,交叠为一段。“二为一”后就不分彼此,可以提拉起20多公斤的重物——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一波波冲上前沿,田禾团队才人辈出。“曲大辉是我的师弟,我们都是田老师的学生。”华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为宏将田禾视为科研领路人,他年获博士学位,年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口中的同门师弟曲大辉,当年与朱为宏一样,也是田禾指导下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如今已是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赖鑫琳摄

“跨界者”陈亚珠:

贷款40万,只为研发中国人的碎石机

47岁,62岁,对于一般人而言,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大抵已经定型,而对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陈亚珠来说,这只是她两次“跨界”造就学术传奇的起始点。

5月19日,这位研制成功“肾结石体外粉碎机”“前列腺增生热疗仪”“头颈部恶性肿瘤超声热化疗系统”“磁波刀”“超波刀”等大型无创医疗设备,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民族化、产业化作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跨学科“惊险一跃”,研制成功肾结石体外粉碎机

上世纪80年代,肾结石是我国的高发疾病,主要依靠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当时除了开刀,还有一种治疗手段是使用进口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但万美元的仪器价格,对于国家和社会都是巨大负担。

“一定要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碎石机”,陈亚珠的这一想法,让很多人为她捏了把汗。当时47岁的陈亚珠在高电压领域已颇有建树,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然而体外碎石是电子、计算机、自控、影像、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而且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科研经费有限,这样的跨学科自选课题连对口申请经费的部门都找不到。

幸运的是,40万元的资金缺口,最终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通过自然科学基金低息贷款得到了解决。他们用20个月的夜以继日,在年底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肾结石体外粉碎机,售价仅为进口设备的十分之一。有了这台机器,病人终于可以免受挨刀之苦,实现“随来随治,随治随走”。年,碎石机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年又被列入《中国十年建设》图册。

陈亚珠院士与恩师唐耀宗教授在JT-ESWL-II型肾结石体外碎石机前

陈亚珠院士在肾结石体外碎石第一台样机旁

30多年来,上海交大式碎石机市场销售数亿元、治愈患者数百万。特别巧的是,陈亚珠的儿子前几年也患上肾结石,就是用母亲研发的碎石机治愈的。儿子对妈妈说,“原来只是看到您的辛苦和专注,现在终于体会到您为社会做了多么大的贡献!”

挑战世界医学难题,开创新一代超声治疗技术

陈亚珠59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62岁这一年,她打算挑战肿瘤治疗这一世界医学难题,继续为国家研制高端医疗设备。她和团队发现,基于物理技术的肿瘤治疗装备研发高潮即将到来,于是她领衔组建了上海交大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

当时,生物医学工程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一方面国家科研投入不多,另一方面需花大量的外汇进口设备,陈亚珠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长期以来,肿瘤治疗主要依靠开刀、放疗和化疗等手段,患者要承受巨大痛苦。0年,陈亚珠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多模式相控聚焦超声”新技术,即在体外通过相控阵列将超声波聚焦到体内,实现肿瘤部位高温消融,对全身无副作用,更有望将来配合靶向药物使全身化疗转化为局部化疗。

经过十余年持续攻关,陈亚珠带领团队研发出以“磁波刀”和“超波刀”为代表的新产品,解决了超声治疗中的精准定位、实时疗效评估、手术可视化等国际难题。目前,系列产品医院临床试用,首先用于子宫肌瘤、骨肿瘤疼痛等疾病的无创治疗,有望明年年底在国内上市。以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截至年11月已完成近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随访初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消融率最高可达95%以上,肌瘤体积缩小率可高达50%以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俞陶然徐瑞哲黄海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