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c/140116/4328252.html
年12月8日,第五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为“全人教育奖五周年”作致辞稿,由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松先生代为宣读,结合奖项的初衷及其五年来的发展,深入清晰地探讨了“全人教育”的涵义。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首先,让我代表全人教育奖的两个主办方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心和基金会,对本届获得提名的四位杰出教师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这个荣誉不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也是属于大家的,属于每一个为实现理想而在教育第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师!
不知不觉,全人教育奖已经是第五届了。逢五逢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大数,提示我们可以进行一些阶段性的盘点和小结。我们看到,在这五届评选中提名并获奖的20名教师当中,小学教师14人,中学教师6人;男士12人,女生8人;按学科分的话,语文老师12人,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5人,其它学科3人;按城乡分,则城市19人,乡镇1人;如果按区域分,东部17人,中部2人,西部1人。由于样本的总数仍然过少,所以这样一个简要的轮廓,并没有更多的解释意义。
尽管已经五届,每次评选真正令人困扰的,仍然是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究竟什么是全人教师?如何把握和理解这一标准?5年前在设立全人教育奖时,我们确立了这样4条标准:
拥有一流的专业素养和健全独立的人格;
尊重并爱每一个学生;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终身学习能力;
启发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已经体现了全人教师与教学名师、教书育人奖、道德楷模、先进工作者等的区别。但是,在五周年之际,也许我们还是可以继续深化和清晰对全人教师的认知,从而发扬光大全人教育的理念。
在终评会上,有评委提出了一些可能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例如:
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并有一定的创新贡献。提出了重视教育创新的维度;
在班级、学校之外,具有一定的公众影响力。也就是说,从狭义的“教书匠”演化为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大先生”;
在当下教育的大环境中,能致力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小的教育生态,即从应试教育“突围”的努力和能力。
这都是对全人教师的内涵有效的诠释和补充。
最终,我们还是要对“全人教育”的理念有更清晰的认识。顾名思义,全人教育意味着以人为本,培养完整的人,整全的人,英语为Holisticeducation,是对教育的人文性、科学性、完整性的追求。“全人教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对工业社会科层制、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影响的反拨和矫正,让学生的个体生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持续的成长,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全人教育理念的提出者之一雅斯贝尔斯认为:教师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等多种能力;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使命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
全人教育持一种整合的学习观,更注重意义而不是信息,重视经验学习,重视社区和民主,重视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发展。认为学习不仅是智力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身体、情感、精神等各方面发展的过程;认识到人有多种学习和认知的方式;整合学习的核心是联系,是认识世界万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因此,这种学习依赖于一定的情境,需要创设学习型社区;指导整合学习的教师必须是全人教师。
全人教育的理念高悬了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人们对更好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从未停止。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第五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得主(左起)赵查、郑英、陆平及本届全人教育奖得主王耀杨
全人教师评价的一个难点,是对教学学科的思考——在分科教育的现实中,学科教师如何成全“全人教育”?本届全人教育奖获得提名的老师,以他们的实践做出了回答:全人教育不在于学科,而在于超越学科,超越知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