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对话陈嘉映灵魂的高处,包含着真理

许知远对话陈嘉映

灵魂的高处,包含着真理

文:《十三邀》第一季第十期编:R先生

陈嘉映被学界认为是“国内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他深刻的思维和广博的学识都令人肃然起敬。

更难得的是,他善于以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方式讲述抽象的哲学,令普通爱智者也得以一窥哲学的堂奥。

在《十三邀》第一季中,陈嘉映和许知远的对话,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一位以“求真”为志业者的魅力。

在一个几乎所有准则都被确定、细化甚至量化的时代中,哲学似乎被注定了难以逃脱尴尬的处境,哪怕大家在吃饭时笑言“生活处处有哲学”。

正如许知远对话陈嘉映时道:“他的声音对这个时代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声音,但他被夺去了公共话语权。”

▍“求真”之道,追求真理,过真的生活

年青岛夏末的夜晚,在这场让许知远期待已久的智识交流结束后,他在镜头前,一脸严肃的坦言自己面对陈嘉映时的紧张:“他知道的很多事情,我不理解,我不懂。”

如果说之前那些期《十三邀》是许知远同嘉宾们思想间的交锋,这一期“对谈”,则更像是一次求索,许知远向这位哲学家询问何为哲学、何为真、何为人生、何为时间......看似庞大驳杂,实则与我们休戚相关。

▲对话中的陈嘉映,被学术界称为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学者

什么是哲学?

按陈嘉映的说法——以说理的方式达乎道,而道,“是个人的精神生活和世界的客体相通的这么一种状态吧,”他平静的回答。

当许知远问哲学中,是否存在某种核心的东西时,陈嘉映在烟雾中沉思了片刻,会心一笑:“那我会说,求真吧。”

他认为如果存在这种核心,那应当是一个人意识到自身真的人格、真的自由意志,并尝试在真正是自己的和被胁迫的之间作出分野,也就是过真的生活。

“但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求真这么难以培养?”许知远继续问。

“在一个意义上来说,它不重要,在另一个意义上来说,不求真更好。”陈嘉映回答,“真理是可能危害我们生存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真理?

陈嘉映一面看向远方,一面用哲人的回答来回应:“灵魂是我们生存的目的......我们要达到灵魂的高处,但是灵魂的高处是包含真理的......再简单的说,你们所讲的生存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棵橡树苗能长成橡树。”

“实际上应该倒过来,有真理的生活,应该过出它的好来。”陈嘉映从对大众更容易接受的角度再来说。

▲70年代BBC曾邀请哲学家通过电视节目与公众进行对话,《思想家》对此进行了汇编

他也曾在自己的书中提到,“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不在于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就是行之于途而应于心,”陈嘉映从容地说,“用中国人的话说,也就是活个明白。”

▲随性的陈嘉映

▍寻路之“道”,在康德的著作中看到新的可能

陈嘉映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6岁随家人来到北京,文革在内蒙插队时自学了哲学、数学和三门语言,并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入北大哲学系。

由他翻译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国内发行量超过20万册,震惊中外学者,他也被学界称为国内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

▲陈嘉映的全家福

在谈到个人的成长经历同精神世界形成的联系时,陈嘉映不能不提父亲,“我父亲就是道德君子,他就是什么都按原则做事。”

他回忆一家人在饥饿的年代食不果腹,仍在父亲的影响下断然拒绝接受海外亲人的救济,和哥哥去邮局退回了物品。“不让资本主义嘲笑我们吧。”

他也半开玩笑的提到在二十几岁时展开的自我思辨,“觉得这道德也不是那么唯一的东西,我觉得听音乐,能高兴,能任性,这也挺重要的。”

他开心的笑起来,仿佛用一个玩笑就轻松的剪开了那个年代荒谬的死结。

▲插队时期的陈嘉映

或许对生理需求的压迫驱使了另一种更强烈的欲望——在精神世界找寻立足根基。

他说对于阅读的需求同饥饿一样,源自于本能的动力驱使他饥不择食的读书。

年对于陈嘉映个人(也对于那个时代)有着形而上的意义。那一年,林彪死亡后社会风向有了新的变化,街上有了小门面,鞋店、书店,陈嘉映的精神生活中,有了康德。

他在“康德”中看到新的可能,“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一种极大的解放感,就是人是自由的,我们可以自由的创造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开始回暖,然后什么都变得特别好。”

那是真正的人生的春天。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

▍“道”常无名,做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

从康德开始,陈嘉映走上了哲学之路。

但他一直认为哲学这个词具有高度的误导性。他特别提及自己在国外屡次看到的一句话——“哲学是希腊的”。

这句话对他来讲意义重大,“希腊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没有进入中国。”

▲对话中的陈嘉映

希腊精英分子的基本追求是Arete(卓越),“这种生存的卓越,简单来说像太阳,”他如此比喻到。而正是这种对卓越的追求与现代人要求平民化之间产生了根本性的冲突和张力。

“但是对卓越的追求的冲动,与来自心中对于平民化的追求冲动之间,形成了强烈张力。”

他用艺术家高更来说明:当时“中年”高更抛家弃子只身前往巴黎学画,利用女性作为模特后弃之不顾,但凡他所经之处他人的生活迎来的都是灾难,“从卓越的角度来讲他就是卓越”,他说,“这是高更,那如果你不是高更呢,我们就绝对否定你。”

陈嘉映借此来说明现代人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远离都市文明的高更在塔西提岛的创作——《塔西提少女》()

他认为,无论是当下的平民社会和以往的阶级社会,吸引民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