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这所学校举行了一场教育科研成果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何斌娄珊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员对某一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成果发布会,听听这名字,就给人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通常,这样的发布会只有区县级以上的业务主管部门才有实力来组织的。日前,杭州市钱塘高级中学举办了首届教育科研成果发布会,教师发展中心何斌主任主持了会议。何主任表示,从年至今,杭州市钱塘高级中学共有7项教育科研成果在杭州市评比中获奖,这些成果的取得,展示了钱高人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展示了钱高人卓有成效的科研历程;展示了钱高人勤奋务实的科研态度。在钱高,每一位教师都努力“在研究状态下教学”、“在研究状态下育人”,由此而形成的浓郁的科研氛围和探究意识,已经成为钱高独特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界同行所赞誉。一批科研骨干教师如杨海丽、项青雅、娄珊、王麒、金君萍等也逐渐成长起来,同时他们也因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不懈追求而顺利评上高级职称、教坛新秀、区级名师,实现价值、逐梦前行!发布会首先邀请了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鲍善军老师作《“一题一课”教学的研究与思考》讲座。鲍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一题一课”教学提出的实践背景、驱动机制、思维方式、教学模型、操作策略和设计框架等,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向老师们介绍和分享了“一题一课”的教学范式,令老师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年杭州市教育科研成果(教师小课题)二等奖获得者娄珊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她的科研成果:《三维十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新模式探究》。娄老师介绍了自己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研究框架、操作策略、具体实践等内容。她认为,教师要以问题意识引领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时刻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以科研引领实践,以实践深化科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年杭州市教育科研成果(综合课题)二等奖获得者杨海丽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认识·分析·建构·应用·迭代——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模型认知”教学探索》课题撰写的研究缘起,分享了自己科研的演变过程,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内容。杨老师表示,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研究时要结合教育实践,具体深入展开,以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和深度。会议最后,何斌主任还对学期区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工作和市、区两级学科教学论文评比工作进行了重点布置与强调。本次会议加深了杭州市钱塘高级中学教师对教科研工作和双新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感知,深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有助于促进杭州市钱塘高级中学教师提高教科研水平,以科研引领教育教学,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综合发展。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