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博士盖百霖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84023.html
年,“九一三”事件的发生对毛主席触动极深。老战友的背叛与去世让毛主席再次意识到军队掌权的重要性。在一次谈话中,他很是生气地对周围的人说:“就现在,我们的军队里也是不那么纯粹的,这里面也有派系嘛!你们信不信?”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都闭紧了嘴巴不敢搭话,毛主席见没人吭声,便冷哼一声道:“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我们军队这几十年里可没少有人闹乱子。”能让毛主席气到说出这番话,可见当时军队的派系问题已经十分明显了,而毛主席最恨的就是有人结党营私。
毛主席深知党和军队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本人在年轻时还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的话,因此,他明确提出“党可以指挥枪,但枪决不允许指挥党”的基本原则。
但是,就像毛主席自己也说过的那样,有了枪又确实可以造党,八路军就是这样干的嘛,这个问题不是光靠口头号召就能解决的。那该怎么防范这个问题呢?毛主席开始思索起来。
杯酒释兵权?这样不行,现在没那么好忽悠的人了,而且忽悠完了没人干活更不行。提拔新人?但是国内合适的将领就那么多,一时间也找不来那么多合适的新人。在一番思索后,毛主席心中有了个主意,但这个主意的实施却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毛主席开始留意了。
一、寻找机会——意志坚定手腕果断
毛主席先是找邓小平商量主意去了,他需要有个人来帮他确定主意的可行性。年3月10日,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邓小平同志正式复出了,刚复出不久的他就遇到了主席出的一道难题。
这一天,主席正在听报告,在这场报告中,主席专门点到了各大军区司令员很久都没有调动的问题,说自己总是担心这个问题,然后话锋一转问邓小平,你觉得该怎么办呢?小平同志能在三起三落后复出,自然是有一番本事在身上的,他一下子听懂了主席的画外音。
面对主席的提问,邓小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略微思忖了片刻,然后把自己面前的茶杯和主席面前的茶杯换了个位置。毛主席看到这个动作,忍不住会心一笑,说:“这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没错,主席想到的方法就是调动各大军区司令员的位置,让司令员们无法在一个地区长期根植,从而培养出自己的派系。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南巡里,毛主席便对周围人说了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我犯了个错误,胜利以后,军队的事情我管的不多,我该管军队了,不能光缔造不指挥,我要让有些人指挥不动解放军。”
在这段话里,我们便可以看出主席已经有了减弱司令员对军队指挥权的想法了,九一三事件如同一个引子,让毛主席彻底下定决心,开始准备了。
在征求过周总理、叶剑英、邓小平等人的意见后,年12月12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一开始,主席就严厉批评了政治局和军委,强调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以后大家要改掉以前的作风,要是不改,我就开会,到这里来。
一番疾言厉色的批评后,会议氛围一下子紧张起来,毛主席看大家还没做好思想准备,语气温和地说:“我考虑了很久,军区司令员还是调动一下比较好。”为了博取大家理解,毛主席还认真的解释了一番为什么要调动。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时间久了不好,久了容易油,一油政委说话就不管用了,全靠司令员拍板了,这样不好。大家放心,主要调动的是司令员,不调动政委。”
毛主席不让政委跟着司令员一起调动的原因也很简单,两个人如果互相防备,关系不好,那么一起调动的话不利于工作展开。两个人关系太好了,联手合作,那到了一个新地方很容易上手,形成新的派系。因此,还是各一套班子分开处理比较好。
说完这番话,毛主席并没有给在场的人什么讨论的时间,而是转头对叶剑英说:“这个提议我知道你是赞成的,总理他们也是赞成的。那没什么问题的话,就通过吧!”于是,在毛主席快刀斩乱麻的节奏下,调动司令员的决议很快得到了通过。
会后,毛主席还提议大家一起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意思也很简单,告诉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该听中央的话还是得听,不能独断专行。
在之后的几天里,毛主席每天都在开会或找负责人谈话,为的就是让司令员调动工作能够不受阻碍地展开。毛主席还特意任命邓小平为军委委员和政治局成员,为他作了一番介绍,其中有一句颇有暗示意味的话:“人一做工作,总要犯错误,可不做工作本身也是个错误。”
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这句话很有影射司令员调动工作的意图,为了防止有些人意图不作为的想法,毛主席借邓小平特地敲打了一番当时的相关负责人。
在主席的一番精心准备和快节奏的处理下,党中央最后通过了调动八大军区司令员的决议,之所以不调动另外三个军区,是因为另外三个军区的司令员才刚刚走马上任不久,不急于一时调动。
12月20日,党中央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商讨调动工作的具体展开,毛主席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终于要来了。
二、雷厉风行——10天内完成的大调动
12月21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书房会见中央军委会议成员,八大军区将要被调动的司令员也在其中。见面刚开始时,毛主席亲切地拍了拍朱老总肩膀,说道:“这是一个好司令啊,不是黑司令,是党的红司令。”这一段与众不同的开场注定了这场会面的不同寻常。
接见结束后,毛主席便开始讲话,在讲话中还穿插了许多问题。突然,他问许世友:“我让你读《红楼梦》,你读了没有?”许世友大声回复:“读了!”“读了几遍?”“一遍。”毛主席生气地说:“一遍不够,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
说完背诵了《红楼梦》中的一段文章,劝诫许世友说:“你这人就会打仗,还是要读点文学的。”还评价道:“‘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说周勃,周勃厚重少文,我看你这个人也是厚重少文。你学习学习周勃吧,多看看《红楼梦》。”
毛主席为何对许世友如此上心呢?原来,他和许世友有打出来的交情。
许世友刚认识毛主席时,对毛主席还是不服气的,甚至还对毛主席挥拳相向过。不过,在后来一次次并肩作战中,许世友对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感到十分钦佩,开始绝对拥护毛主席了,当时的军队里都说,只有毛主席才压得住这个刺儿头。
许世友
要知道,当年的许世友在淮海战役前,一度连粟裕都指挥不动他,得靠陈毅这种老资历才能勉强压住他,但这样一个人却对毛主席的话绝无二言,绝对听从。因此,毛主席对许世友也是愿意真心相待的。
面临着将要调动司令员的局面,许世友也是要被调动的一个,毛主席忍不住感慨地给许世友一些点拨。“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这句话便是很有深意的一句劝诫。
这句话出自《晋书·刘元海传》,刘元海有一次感慨道随何、陆贾这两位有才华的人因为不知兵,即使遇到了汉高祖这样的明主也无法封侯;周勃、灌婴这样的武夫打仗结束后却不能在太平年月开创美好的秩序,真是让人遗憾啊。
周勃作为一名武将,同样没什么才华,但刘邦却很看重其“木疆敦厚”的性格,认为这个人可以托付大事。
毛主席此时用周勃来比喻许世友显然是在暗示他你实在不擅长文学不要紧,但只要你为人性格是值得人放心的,我就愿意把大事托付给你。
显而易见,毛主席对这个战友的感情还是深厚的,尽管要将他调走,但是还是想要保住他一生平安,免得无法在太平岁月继续为国家守护秩序。
在这场见面中,毛主席还强调了团结,说要给人改正的机会,不要一棍子打死。这些话显然是在告诫有些想借毛主席调动司令员拉大旗的人做事不要过分,揭和批的目的都是帮,可以敲打司令员,让他们行事小心,但不能因此就彻底将他们一杆子打倒,这样也是不对的。
无声流动的暗潮一直涌动着,许多司令员在毛主席的谆谆教导中明白了毛主席的用心良苦,也做好了随时会被调动的思想准备。
周总理看气氛差不多了,便提议唱首歌然后散会,毛主席又在听歌途中特意指出歌词中的几点非常重要,例如第五注意,军阀作风不要,说完便正式散会了。
12月22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命令,分别是北京和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和兰州互相对调。在宣布时有一个重要的点名环节,毛主席有意抬举王洪文,让他在这个重要场合负责点名。
王洪文内心顿时十分激动,他明白这是一个树立威信的好时机。但是他高兴的太早了,浅薄无知的目光让他一下子精准地选到了队伍里最有名的刺儿头,许世友。
王洪文自认为自己同许世友是有喝过酒的交情的,便首先点了许世友的名字,只听他朗声喊道:“许世友!”却没想到许世友根本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王洪文只得硬着头皮上,再点一声:“许世友!”
许世友直接往桌子上砸了手里的茶杯,声音一下子盖过了前面,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王洪文脸皮一下子红了,知道许世友这是不给自己脸面看,也知道今天自己的面子是折在这几位司令员面前了,他只能转头向毛主席发出求助的目光。
但毛主席此时虽然不太满意许世友当众发脾气的行为,但心里还是一直把许世友当作战友的,今天这事本来也是自己先对不住对方的,自然不会站出来驳了许世友的面子。王洪文只能尴尬的立在那里。
其实在这出点名的戏里,王洪文犯了一个关键错误。作为一名刚刚被主席抬举上来的人来说,王洪文资历浅,交情淡,被比他地位高的人看不起是正常的。
因此,在接到这个任务后,王洪文不应当自得于自己马上能立威信了,而是要清楚的认知到自己之所以能接到这个任务是因为主席的赏识,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应当合理解释自己只是一个传话筒,是代替主席点名的,这样才能让那些司令员看在主席的面子上应自己的点名。
但当时的王洪文显然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出现王洪文点不动许世友这一幕。好在旁边站着个周总理,周总理一看就知道是司令员们内心不服气被这么一个小毛头点名。于是,周总理果断从王洪文手里接过名册,直接开始点名。
“李德生!”“到!”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到,点名工作顺利结束了。随后,周总理顺势公布了八大军区调动的细节,毛主席则提出了十天内完成所有工作交接的时间要求。好在前期工作分配和思想工作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八大军区司令员的调动很快如期完成。
三、影响深远——为后世创立模板
八大军区司令员的调动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