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雪通讯员朱晴)7月6日,记者从共青团莱芜区委获悉,为切实解决“什么样的青年能入团”“团员发展标准抽象、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共青团莱芜区委探索“三全”模式,即全方面量化发展标准、全过程规范发展流程、全领域抓实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团员队伍的先进性,切实履行共青团的政治责任,坚决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双积分评价,量化发展标准。莱芜区完善《积分入团评价表》,从思政考评、志愿服务、团务知识、荣誉表彰、参与管理、综合素质、日常表现7个方面细化积分评价标准,并将8学时团课学习合格、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等作为入团必备条件,从源头上保证团员发展质量,同时,鼓励各学校结合实际创新评价办法。 全过程纪实,规范发展流程。严把团员发展“十二步”法,落实全过程公示、全过程纪实、全过程责任追究制度,压实团员发展责任,保证团员发展过程规范透明。实行“三上三下”制度,即入团积极分子花名册、团员发展对象花名册、入团志愿书(草表)分阶段上报团区委预审,保证团员发展过程更清晰。实行“团委书记终身责任制”,在留档的名册上签字留痕,压实团委书记责任,既为毕业团员身份核实提供证明,又为后续服务提供保障。创新档案交接方式,组织转出单位、转入单位、团区委三方进行升学团员档案集中交接,在《中学团员档案交接登记表》上逐一签字确认、保留存档,做到后续查询有据可依,同时降低团员档案丢失概率。 校内外结合,抓实政治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强化思想引领,完善中学团的实践育人机制。在校内,制定《莱芜区中学团校建设工作指引》,按照“有班子、有牌子、有阵地、有师资、有课程、有实践”的“六有”标准,推进中学团校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中学团校23所。在校外,建立莱芜战役纪念馆等14处青少年教育基地,组织余名团员青年到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活动30余场;带领余名少先队员开展团前教育;组织动员学生团员到村(社区)报到,围绕基层治理、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环境保护、扶老育幼、便民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志愿服务4万余小时。 自实施以来,莱芜区全方面落实双积分评价制度,发展团员的标准更加清晰立体,“唯成绩”入团的问题被彻底打破;实行全过程纪实,让发展流程更规范。同时,创新“团课+团日”“寻访+志愿”团员培养模式,开展团课学习余课时,余名学生团员、入团积极分子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总时长达4.6万小时,团员政治性、荣誉感和先进性更强,团员质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