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皇后利用这份名册给华妃挖三个坑

《甄嬛传》刷得次数越多,不禁越是感叹皇后宜修行为处事的“滴水不漏”!

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皇后是如何利用一碗鸭汤来巩固自己地位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这里复习:《甄嬛传》:“鸭子汤事件”中,藏着皇后最深的心机!)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皇后是如何通过一份名册给华妃挖了三个坑,而可怜的华妃竟然一个都没躲过!

《甄嬛传》第二集,当甄嬛等新一批妃嫔入宫之前,皇后为她们分配宫苑。

之后,皇后将整理好的名册交由黄规全,特意让黄规全念给华妃听,并叮嘱:有不妥的再改!

一个“念”,一个“改”,可比单纯的“看”,给了华妃和身边人更大的讨论空间。

而华妃的讨论空间越大,皇后给华妃挖的“坑”越容易起作用!

第一坑:为夏冬春求“常在”的位份

因为夏冬春最后是被华妃赐了“一丈红”变成了废人,所以,大家会有一种错觉:在这后宫中,最不想看到夏冬春的人是华妃。

其实不是的。

华妃讨厌夏冬春,只是因为她挑战自己权威,并且两人都走跋扈路线,有一种“同行是冤家”的既视感。

真正最想让夏冬春消失的人是皇后。

皇后与华妃结怨多年,华妃的嚣张跋扈也给皇后造成了深深的挫败感和失控感。所以,皇后恨毒了华妃!

鉴于年羹尧的权势,皇后又一时间无法动摇华妃。

但她却决不允许后宫存在第二个依仗自己有点家世而无视规矩的“低配版华妃”!

基于此,皇后从听闻夏冬春在选秀那天的所作所为开始,就决定了要把她除掉!

华妃就是皇后“借刀杀人”时那把最利的“刀”!

皇后除了在秀女入宫之前,用一种“众所周知”的方式去向皇上求情,封夏氏为“常在”之外,秀女入宫之后,她还特意派剪秋去给夏冬春厚赏,和她聊得热络,引得华妃越发怀疑夏冬春是皇后的人。

而夏冬春本身,也确实“上道”。

她当着周宁海的面大声说华妃的赏赐再好也比不上皇后的赏赐,又把皇后赏的料子裁了衣服穿在身上,招摇过市。

这才激得华妃起了杀心。

然而,夏冬春被打残了之后,出了心中一口恶气的是华妃,最得意的却是皇后。

背了“凌厉狠辣”的恶名的是华妃,赚了“菩萨心肠”贤名的也是皇后!

第二坑:将甄嬛安置在承乾宫

甄嬛长得像纯元这件事,选秀刚结束,皇后就知道了。

纯元皇后当年受宠到什么程度,皇后最明白。

正因为这样,甄嬛是皇后不得不防的人。

本来,一个华妃已经让皇后动辄头风发作了,甄嬛的入选,以及皇上对她的赞不绝口,更让皇后惶恐。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华妃与甄嬛结怨,两人鹬蚌相争,皇后渔人得利。

因此,皇后利用华妃善妒的特性,故意抬举甄嬛,将她安置到与翊坤宫地位对等的承乾宫。

果然,这一举措使华妃瞬间警觉起来,私自将甄嬛调换到位置偏僻、占地小又不吉利的碎玉轩。

事后,皇上若追究起来,只会在心中暗自埋怨华妃骄纵任性,赞皇后识大体。

同时,皇后也通过这样一个办法,埋下了华妃和甄嬛之间矛盾的引线,为日后甄嬛斗垮华妃打下基础。

第三坑:让眉庄与敬妃同住

虽然通过这份名册,皇后明面上抬举的是夏冬春和甄嬛,但这两个人都不是她真正想要重用的人。

彼时,皇后真正看重的人是沈眉庄!

眉庄家世好,模样好,守规矩,端庄稳重,皇后自己也曾对皇上评价眉庄:“听闻有当年敬妃的风范。”

在后宫,敬妃最大的作用就是制衡华妃。

然而,因为敬妃是从华妃屋里出来的,家世也不够好,想要用敬妃来制衡华妃,难免力不从心。

那一个“敬妃”不行,两个“敬妃”呢?

皇后将眉庄安排到咸福宫与敬妃同住,就是看准了她们两个脾性相投,容易拧成一股绳来对付华妃。

可惜,华妃看问题浅薄,在这份名册中,注意力全被“皇上说有趣儿”的夏冬春以及“选秀时能说会道”的甄嬛吸引了,压根没注意到眉庄。

待到眉庄真的承宠,开始协理六宫时,华妃又急不可耐地想要除掉她,结果一计又一计地用下去,没能达成所愿,反倒给自己惹了无数麻烦。

简单的一份名册,皇后就给华妃挖了三个坑,而华妃却一个坑都没避过去。

由此可见:若不考虑其它,单论计谋,皇后足以吊打华妃。

而皇后最终输给甄嬛,输的也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格局、思维模式和运气。

这也难怪当初,太后明知皇后阴毒,却舍弃纯元而保她了……

重温《甄嬛传》我才发现:甄远道对甄嬛说的这番话,满满都是套路!《传家》:相比于唐凤梧给钟玉的爱,钟杰给阿媛的爱可高级多了……端午节出生的她,与甄嬛有着相似的人格《传家》中黄莹如的这一点,甩《知否》中林小娘几条街!《甄嬛传》:“鸭子汤事件”中,藏着皇后最深的心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