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马伯庸大医破晓篇是创作过程,也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m.39.net/pf/bdfyy/

年,中国作家协会隆重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对以长篇小说为主的优质选题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由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作用,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推出“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专题,将对计划首批入选作品逐一展示、阅读、评论、探讨,并以融媒体的形式与大家携手攀登文学高峰。现将部分入选作品依次以荐书的形式介绍给大家。

《大医·破晓篇》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9月

ISBN:2

内容简介

《大医·破晓篇》是马伯庸年全新长篇历史小说。挽亡图存、强国保种,这是医者在清末变局中的一声呐喊。大医若史,以济世之仁心,见证大时代的百年波澜。一个在日俄战争中死里逃生的东北少年、一个在伦敦公使馆里跑腿的广东少年、一个不肯安享富贵的上海少女——这三个出身、性格、际遇各不相同的年轻人,在一九一〇年这一个关键节点,同时踏入医院,开始了他们纠葛一生的医海生涯。作为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三个人身上肩负的责任比普通医生更加沉重。哪里有疫情,就要去哪里治疫;哪里有灾害,就要去哪里救灾;哪里爆发战争,就要去哪里冒着枪林弹雨,救死扶伤。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起义……晚清时局的跌宕起伏,无时无刻不牵扯着三人的命运。他们相互扶持,从三个蒙昧天真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三名出色的医生,在一次次救援中感悟到,何为真正的“大医”。

长篇《大医》创作谈:是创作过程,也是学习过程

文/马伯庸

我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初动机,要追溯回年。

医院的赵重波医生打算举办一次职工文化讲座,恰好我们有个共同的朋友,于是辗转邀请到我。活动当天,医院的时间早了一个小时,赵大夫很热情,说我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院史馆吧。

我对此颇不以为然,医院的院史馆能有什么东西?无非就是一堆锦旗、奖状外加几张剪报和老照片罢了。赵医生估计早看出了我的不屑,也没说什么,呵呵一笑,带着我去了门诊楼旁一座西式风格的二层小楼前。

要知道,老建筑和古董一样,有一种类似于包浆的气场。我第一眼看到这栋小楼,便感觉到不一般,气质雍容,造型厚重,绝非仿古新建筑可比。里面的一砖一瓦,似乎都藏着无数故事。

果不其然,赵大夫在旁边淡淡道:“这座楼叫哈佛楼,医院最早的门诊建筑,也不算太古老,年建成。”我脑袋一炸,连忙拱手:“失敬,失敬……”

哈佛楼里的展厅不算太大,里面摆放的也不是什么奇珍异宝,大部分医院的历史文献、照片和少数文物等等,内容也仅限于本院活动。如果你不熟悉历史,大概会看得索然无味。但倘若参观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展示物几乎每一件都能勾连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件、大人物,串联成一条隐线,与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如影随形。

作为一个创作者,尤其是一个历史小说创作者,我直觉地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上好的题材。想想看,从医院或医生的视角,去审视那个时代,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

讲座结束后,我回到酒店,把拍下来的照片存进电脑,一一检视。当我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发现这个题材的创作难度远超想象。创作者不光要熟知近现代史,还必须要熟知上海城市发展史,以及附着其上的文化、科技、思想、政治、军事、交通、教育、饮食……更关键的,这是个医疗题材,所以创作者还必须精通医学。以我当时的知识储备来说,实在无法完成,于是只好遗憾地把照片存档,留待日后再说。

不过我这个人脾气有点贱,越不许做什么,就会越惦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题材时不时会浮现在我心头,轻轻地诱惑一下,撩拨得我内心炽热难忍。我每次出差去上海,还会去哈佛楼转一圈,顺便约几个华山的医生聊天,而且开始有意无意地购买相关的书籍,甚至养成了每天读几份老《申报》的习惯。

等到我回过神来时,发现与民国医学相关的书籍堆满了满满一个大书架,从清末初版的《药学大全》到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手册》和《农村常见病防治》;从余新忠先生的《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到马金生的《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从《吴淞卫生示范区档案》到《红十字会历年征信录》……我忽然意识到,人的内心渴望是无法抗拒的,早晚有一天要向它妥协。

于是我在年开始,正式开启了前期调研。这是个艰苦而充满乐趣的过程,我把市面上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都扫荡了一遍,翻遍了学术文库、二手书市场和各地图书馆,走访了很多老医生和老专家,还医院的旧档案库。我甚至考虑过找个医科大学报一门基础课,学上一两个学期——当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成行。

调研持续了差不多一年半时间,到了年的12月30日,我把《两京十五日》的定稿交给编辑,甚至没等到次一年的新年,在同月31日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个新文档,郑重其事地敲下“医院,第一章”几个字。

当时我并没预料到,从两个月之后,全球进入了疫情时代。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作为创作中心的医院,再度进入中国老百姓的视野,变得人人皆知。

我一度想放弃这个项目,生怕会被人误解是追热点、蹭热度。但随着写作和调研的深入,我发现当下疫情的种种现象,其实与当年有着惊人的相似。在那个时代,中国多次面临着深重的公共健康危机,席卷全国的时疫几乎每年都有,也同样有许多白衣侠士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义无反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拯万民于水火。这种苍生大医的精神,从那时起就一脉相承,绵延至今。

我分享了一些搜集来的抗疫老故事给周围的人听,所有人都深深为这些故事与时下抗疫的相似性而震撼。他们听完之后,无一例外都会感叹一句:“我都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

是啊,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可惜他们都不知道。

关于中国近现代的医疗故事,公众了解得实在太少了。这些大医的事迹,只停留在学术专著和一些回忆录里,乏人问津。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曾存在这样一批人,怀着强国、保种的理想,默默地支撑着国家和民族的健康事业。

我忽然有了一种责任感。既然我接触到这些资料了,既然我也被他们所感动,为什么不把这种感动传递出去呢?如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医界先辈的情怀、功绩和他们所付出的牺牲,那么对于当下的疫情时代,就能多一分理解、深一点思考,更能体会医疗工作者的不易和伟大。

所以我犹豫了一个礼拜之后,决定还是继续写下去,方不违本心。

从着手调研开始算起到交稿,这次旅程持续了足足三年半时间,期间诸多波折。即使我做足了准备,仍旧低估了这个题材的创作难度。别的且不说,单单医疗细节的描写,就让我愁得几乎秃头——当然,这是修辞,我其实仍有一头浓密的头发。

为了显得足够专业,我找了几位医生做顾问,但很快发现他们帮不上太大的忙……不是他们学艺不精,而是学医太精。他们都是接受了现代医学培训的精英,熟知正确的治疗方式。但我要描写的时代是二十世纪初到中叶,在清末、在民初、在北洋时代、在国民政府时代、在抗战时代,每一个时代的医学发展都是不同的,医疗理念与我们所熟知的常识大相径庭。

换句话说,很多场景下,我需要的不是现代的正确做法,而是错误的处理方式,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输血吧。年医疗界才初步有了“血型”的概念,年医生们才普遍接受输血与受血血型必须相同,直到年出现了抗凝用的枸椽酸钠溶液,才能够初步实现血液的储备与远程运输。

所以如果我要写年一位医生进行输血操作,就必须让他不验血型,现场抽新鲜的直接输给病患来用,因为没有抗凝剂——这在现代医学观念里是错误的,但这才是那时的真实情况。

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盘尼西林在年美国才实现量产,年之前的中国主要是靠磺胺来抗菌。如果我要写一位抗战义士从上海运走一大批青霉素到大后方,显然是错误的;在年墨菲氏滴管发明之前,输液无法调节速度,所以只能用于紧急情况的辅助。那种满满一屋子男女老少打吊针的场景,要三十年代之后才可能出现。

我发现,不光要学习医疗技术,而且还要学习医疗技术史,才能准确写出每一个时代不同的治疗方式,这又是一场艰苦的挑战。如果读者有专业医疗背景的话,请一定谅解书中那些错误的治疗方式,现代医学正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取得进步的。

我从年12月31日正式动笔,一直到年12月30日,写下“全文完”三个字。正好是两年时间,冥冥之中给我凑了个整。

在这段漫长的创作生涯里,我得到了太多帮助。首先要感谢的,医院的靳建平院长。

当初我起意想要创作这个题材时,很是不安。毕竟医院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擅自要写它的故事,人家会不会有意见?于是我多方联系上了靳院长,靳院长听完我的创作想法后之后,大为支持,主动打开了展馆和档案室,给我提供了很多极其宝贵的一手资料。那段时间我去医院去得极其频繁,以至于很多熟人怀疑我得了什么顽固怪病。

第二个要感谢的是苏州大学的池子华老师。

他是中国红会历史研究第一人,发表了大量相关的学术成果,考据精细,极见功力。我买了他几乎所有的研究专著,差不多快翻烂了。不夸张地说,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完成,正是因为先有了池老师筚路蓝缕之功。

我在创作期间,特意跑去苏州拜会了一次池老师。池老师人很和善,且对文学创作持宽容态度,鼓励我说:“只要不违大事,适当的虚构是可以的,毕竟是小说嘛。”在此后的创作中,我时不时还会询问他一些史实细节,池老师都耐心解答,问一答十,获益良多。

最让我感动的是。当全稿完成之后,池老师还不辞辛苦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挑出若干史实错误,并出具了一份正式的审阅报告,可以说是关怀备至了。

第三医院的院办主任杨震。

对于中国近现代医疗史来说,杨震主任绝对是个宝藏。他几十年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医疗史相关的各种原始档案、照片和文物等等。我在他那里见到过医院的就诊券、伪满洲国牙医的执照、重庆医科大学的患者名册、广州护士学校的毕业合影照片等等……这些零碎的东西在收藏界并不受重视,但如果叠加上医疗史的讲述,便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大时代的风貌。

我在创作期间,没事儿就去他那里翻收藏,医院的轶事与掌故。医院的购地风波,小到病人拍一次X光机的价格,杨震主任随手拈来一件收藏,都能讲上半天,每一件背后都有一个忍俊不禁、或热血沸腾、或悲伤感人的小故事。他的东西如果单拉出来办个大展或出一本书,绝对是一次文化盛事。

除了他们三位之外,还得感谢来自很多位医生的技术支持,感谢小蹄和索大的同步试读,感谢复旦大学严锋教授的指点,感谢Fam同学进行专业审阅,感谢上图沙青青主任和诸位同仁提供的查询便利,感谢医院唐弘先生与黄思敏女士在资料上的协助,感谢我丈母娘和老丈人——他们老两口是地道的上海人,让我一个北方糙汉多少能体验到一点海派风格。还要感谢我太太。在这两年的艰苦创作中,她替我挡住了我儿子的大部分骚扰,让我得以专心创作。

最后还要感谢医院本身。我在创作期间,进出这里几十次,熟悉得像是自己家一样。医院,却是因为取材而不是因为看病,实在是太幸运了。

作者简介

马伯庸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文学类十大好书。代表作:《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演义》。

1

END

1

相关阅读:

荐书

王安忆《五湖四海》:巨变的时代,不变的日常荐书

林白《北流》:就这样置身其中荐书

孟繁华《散文的气质》:徜徉在散文的国度里荐书

王凯《上尉的四季》:重返遥远的连队荐书

刘大先《贞下起元:当代、文学及其话语》:当代文学如何自处荐书

刘亮程《本巴》:当时间还有足够的时间荐书

安宁《草原十年》:它们无足轻重,又闪烁光芒荐书

潘向黎《上海爱情浮世绘》: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荐书

杨献平《沙漠的巴丹吉林》: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命运荐书

何向阳《被选中的人》:一个词的重量荐书

牛红旗《凉山策》:以图像组建“凉山史诗”荐书

苏沧桑《遇见树》:遇见万物,遇见自己荐书

万宁《城堡之外》:静静地,坐在黄昏里荐书

李一鸣《在路上》:人生“行旅”、精神“逆旅”与生命“苦旅”中的文学美玉荐书

徐坤《春天奏鸣曲》:盛世华章荐书

葛亮《燕食记》:食啲乜?荐书

庞洁《诗面庞》:只有少数人是深情的幸存荐书

王华《大娄山》:土生土长的故事荐书

吴佳骏《小魂灵》《小街景》《小卜辞》:我与“微尘三部曲”荐书

萧耳《鹊桥仙》:江南尺度何所拟荐书

鲍坚《正是看花时节》:都是真心话荐书

厚圃《拖神》:唤醒每个人心中隐藏的“神性”荐书

黄德海《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试图成为并非虚构的成长小说荐书

李云雷《沉默的人》:从生活中自然生长的创作荐书

张莉《望云而行: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小说里的新词与旧词荐书

贾志红《人在非洲》:我想在这里当一棵树荐书

牛庆国《持灯者》:诗歌是一条河流荐书

王方晨《凤栖梧》:短篇小说的大作为荐书

付秀莹《野望》:“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荐书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融入革命者身姿和灵魂的千里江山荐书

艾伟《镜中》:任何艺术都是人间镜像荐书

鲁敏《金色河流》:这条河来自南方荐书

《血脉之河的上游》:对故土乡亲的深挚感情是乡村书写中“关键的关键”荐书

哲贵《仙境》:寻访仙境之旅荐书

江子《回乡记》:当乡村面目日渐模糊荐书

北乔《远道而来》:一切都可以肩并肩手挽手荐书

《百年中国新诗编年》:原典集成、述而有作,一览中国新诗百年历程荐书

周洁茹《美丽阁》:她们还是要出发荐书

《且来花里听笙歌》: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荐书

金铃子《例外》:诗歌之道荐书

周瑄璞《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把故乡作为方法荐书

散文之美,日常之光——《人生有所思:给青少年的散文读本》

编辑:邓洁舲

二审:刘雅

三审:陈涛、王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