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迷彩的战疫大考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军媒新锐,原创阵地』“海洋迷彩”的战疫大考——人民海军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立夏立夏,夏满华夏;日照趋长,万物生发。年的立夏正值“五一”小长假,在经历了3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新冠肺炎阻击战后,人们终于可以到户外自由地呼吸,享受久违的阳光,神州大地重现勃勃生机。此时,我们将日历一张张地往回翻。

就在今年1月,当农历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了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一次大战和大考。“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歌中这句歌词,以冷酷而严峻的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前进!前进!前进!随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全国全军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星夜驰援,打响了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14亿国人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居家隔离,严防死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民海军先后派出两批医疗队名白衣战士,冲锋在红区一线,决战在生死关头;遍布在万里海疆的军港、码头、机场、岛礁严阵以待,一边加强防控,一边练兵备战。“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人民海军以援鄂医务人员圆满完成救死扶伤任务、无一人感染,一线部队防疫和练兵实现“双赢”、无一人感染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翻开这场波澜壮阔的战“疫”宏卷,荆楚大地“海洋迷彩”的蓝色脉动,闪耀着新时代海军精神之光,谱写了又一曲人民海军人民爱、人民海军爱人民的时代壮歌!//使命召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向抗疫一线冲锋再冲锋,这是人民海军听党指挥、看齐追随的生动写照年1月24日晚,农历己亥除夕之夜。大上海烟雨霏霏,霓虹闪烁,像是为鼠年新春接风洗尘。20时31分,正在收看一年一度央视春晚的人们,意外地在电视上看到了春晚历史上首次没有经过彩排的插播节目--由一众主持人在台上朗诵《爱是桥梁》致敬武汉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我们在过年,你们却在帮我们过关。请记住,我们爱你们不止在今天,还在未来生命中的每一天!”深情的话语,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那个时候,全国的电视观众还没有料到,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有多么快、感染范围有多么广、防控难度有多么大;上海人民也没有想到,就在除夕之夜,同在这座城市的海军军医大学名医务人员正打点行囊,即将上演“最美逆行”。当虹桥国际机场那架搭载“白衣天使”的专机直冲云霄,解放军报法人微博“军报记者”发布了一条简短消息:为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军委部署要求,军委后勤保障部牵头展开军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组织军队专业医疗力量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就是消息所说的军队专业医疗力量中的一支。1月24日凌晨1时,海军军医大学战勤值班室的电话铃声突然急促地响起--海军发来紧急传真:命令学校组建人医疗队于当日24时前抵达武汉,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凌晨2时,大学领导紧急召集机关、医院相关人员传达任务,医疗队抽组工作旋即启动;凌晨3时,军医大学相关任务部署已全部就绪;6时,医疗队名单经逐级审批后,上报海军;8时,学校紧急召开党委常委会,敲定医疗队临时党组织设置、前方工作安排等事项。翻开海军军医大学首批医疗队的花名册,队员分别来自第一、第二、医院,以及特色医学中心和第医院等多个单位,专业覆盖了疾病预防控制科、感染科、重症监护科、呼吸科、麻醉科等多个医疗科室。如果说春晚未经彩排出演难度很高,那么在除夕当天完成如此复杂的医疗队抽组任务,难度不知要高出多少倍!然而,军人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二字!医疗队“双指挥员”、大学副校长刘斌和副政委陈宏伟事后告诉记者,那些上了名单的医务骨干,包括20多位执行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和谐使命”等重大任务,急救经验丰富的同志,当时不少人因为过节刚回到老家与父母团聚,有的还在火车上或高速公路上。但,不管身在何方,也不管在不在名单上,每个人闻讯都毫不犹豫地请战:我要去武汉!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能够参加任务,一些一向低调的同志不惜搬出自己执行过多少重大任务的履历,有人直接亮出了自己的党龄、军龄,有的郑重写下请战书、按上红手印;回老家过年的人,有的团圆饭还没顾上吃一口就转乘各种交通工具返回,有的甚至直接从返乡的途中折回……而每个人都对自己家庭这样那样的困难闭口不提。兵贵神速!不到20个小时,出征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就绪。除夕夜20时,春晚准时拉开大幕,而军医大学医疗队的出征仪式也准时在雨幕中举行。国旗下,名队员整齐列队,誓言震天。21时45分,迎着潇潇夜雨,医疗队乘坐的专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23时45分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英雄的军人都是相似的,当国家和人民有难的时刻,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海军派出的第一批医疗队是如此,在战“疫”进入胶着时刻派出的第二批医疗队亦是如此。

2月17日,奉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海军又紧急从军医大学医院和特色医学中心,医院,南部战医院,北部战区海军第医院,抽组名医务人员组成第二批医疗队,分别从上海、青岛、舟山、湛江、三亚等五地同时开拔,火速增援武汉。“人民海军忠于党”“人民海军爱人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从万里海疆向荆楚大地奔涌!“沙场已作悬壶地,不灭冥顽师不班。”医院,医院,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军旗漫卷之下,“海洋迷彩”与军队支援湖北的其他军兵种医疗队一道,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以血肉之躯、顽强精神,力挺武汉人民闯过“难关”!//鏖战江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海洋迷彩”不畏艰险、顽强战斗,用生命拯救生命,在江城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这是武汉人民的激动和欣喜。“疫情面前,我们解放军誓死不退!”这是人民子弟兵的决心和承诺。军人一诺重千钧!然而,尽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此时此地疫情的严重程度还是超出了每个人的想象。

海军第一医院后,这里的情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医院,必要防控设施匮乏,医务人员接二连三被感染,有的前一天还在一起讨论诊疗方案,第二天就确诊了;有的上午还在值班,下午就发起了高烧……病房里早已人满为患,门诊大厅、走廊通道挤满了前来就诊的人。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恐惧和渴望,让每名队员顿感压力山大。挑战,前所未有!责任,重于泰山!与时间赛跑,队员们拼了!搬卸整理物资、制定感控制度、人员初步分组、组织防护培训、确定进驻方案、安排班次计划……名队员不眠不休,仅用22个小时就完成医院的全面进驻。为坚决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要求,医疗队还增设2个病区,总床位达到张。医务人员全部进入战斗岗位,指挥人员全部进入一线值班……医院即时按下了救治患者的“快进键”。重症医学专家李文放承担ICU急救重任,为抢救更多患者,他大幅压缩缓冲区,新开设8张重症床位;“硬核”护士长陈静,带领护理团队打针输液、采集标本、监测生命体征,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10小时以上;原本留有一头帅气发型的医生王毛毛,为减少感染风险也为方便穿戴防护服,自己用电动剃刀剃了个光头,许多女护士也依样学样剪掉长发;全体医务人员上班时间坚持不饮水不进食,全都穿上尿不湿,就是为了节约时间和节省防护服。首战医院8天8夜,海军医疗队的效率和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医院副院长王琼娅激动地说:“从海军医疗队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非常振奋,抗击疫情的信心更强了!感谢党中央、感谢习主席为我们派来了精兵强将!”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2月3日,海军医疗队医院,与陆军、空军和联勤部队战友一起并肩作战。医院,一周之前还是工地,一周之后就已是一家拥有张床位和名医院。这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的再次彰显。海军医疗队信心满满,开足马力加快收治,10小时内新收入院患者人,创下大批量病人集中收治纪录。就在第一批医疗队全面打响“火神山大战”时,火速增援而来的海军第二批医疗队,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开辟了“第二战场”。这所医院,海军医疗队和全军各兄弟单位战友仅用4天时间,就全面展开14个感染科室、张床位。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起初就像一束光照进黑暗洞穴:你能看见疫情最危险的一角,但四周仍是一片未知的黑暗。为了担起如山责任,海军全体医务人员义无反顾,人人争着做那一束光。一位患者突发急性肾衰,导致严重高钾血症,随时有心脏停跳的风险。副教授吴俊不愧是一位有着23年临床经验的肾脏科专家,见此情景迅速进行深静脉穿刺,虽然戴着四层手套,但他还是“一针见血”,不到两分钟便成功置管,第一时间为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一位佩戴无创呼吸机的患者突然躁动不安,监视仪器显示氧饱和度急速下降。副教授唐昊、主治医师魏博眼疾手快,迅速为患者固定气管插管,同时给患者拍背、吸痰,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

面对“老龄患者数量多、重症患者比例高、救治护理难度大”等特点,医疗队实行“精准化”用药、“全程化”疏导、“个性化”配餐、“亲情化”护理,着力把优质的医疗力量用在最难啃的硬骨头上,尽最大努力提高治愈率。被护师张健称为胡爷爷的患者,是一位88岁的抗美援朝功臣,全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医院ICU里,他因为担心老伴和子女的病情,执意扯掉氧气面罩拒绝治疗。张健迅速安抚,并和其他医生护士轮流为老人做心理疏导,鼓励他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为让老人放心,张健还医院接受治疗的老人的儿子。老人彻底放宽了心,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向医生护士敬了一个军礼,老泪纵横:“我已经死过一回了,你们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无独有偶。八旬老人刘先洲2月21日确诊入驻光谷院区感染七科,当时老人不仅发热、乏力和腹泻,还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职守在这里的海军第医院医务人员迅速予以抗病毒、抗感染以及降血压等综合治疗,仅一周时间就康复出院。临别时,老人拉着医生护士的手激动到落泪,不住地说:“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海军蓝”融进“军旗红”,就这样为了人民冲锋、冲锋、再冲锋!//青春之歌//父母眼中的孩子,患者眼里的天使。战“疫”一线90后、00后白衣执甲、不负重托,以行动诠释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抗疫决战时刻,3月15日,习主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勉励他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时间虽然过去了2个多月,医院护士李晨对习主席的关怀爱护依然记忆犹新。她说,习主席对我们青年一代寄予厚望,早在2年前就向全国广大青年发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伟大号召,一直激励着我们高举青春火炬,奋勇前行。

李晨:不是“李晨”,本是年出生的小女子一枚这次抗疫,除夕夜出征,李晨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瞒着父母,甚至做好了“最坏打算”--把工资卡号密码发给弟弟,自己万一不测,算是给爸妈最后一次尽孝。奋战武汉83天,李晨一次次进入红区,没有丝毫畏惧;一次次直面病毒,没有丁点儿退缩……仿佛一夜之间,90后李晨长大了!“李晨们”长大了!“年非典,你们保护我们的成长;年的今天,轮到我们保护你们了。”出生于年的女孩徐文清,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上面这句话。这也成为来自海军军医大学首批医疗队43名90后、00后的集体宣言。平均年龄只有25岁,年纪最小的刚刚过完20岁生日,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战“疫”中,这群青年队员拥有了“战斗青春”,以过硬实力赢得了患者信任。在“红区”,身着防护服、手戴3层手套,加上护目镜容易起雾,平时简单的“小动作”在这都是吃力的“大动作”。作为海军第一批医疗队员中唯一的男护士,年出生的唐怀“以稀为贵”。更可贵的是,他几乎可以凭感觉“盲采”,曾3个小时内一次成功采集38位患者血样。一位老年患者血管完全看不到摸不着,唐怀意识到常规静脉抽血很难,决定采集动脉血。随即他利用在重症病房工作的经验,一次性在患者腹股部成功采集。

唐怀:帅气阳光男护士,物以稀少“掌中宝”“请给我安排夜班!”和大多数90后一样,26岁的常小妹工作时间不长,但她勇敢地挑起大梁,第一次用这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向护士长请战。工作中,无论是操作除颤仪还是呼吸机,她都毫不逊色。其实,常小妹也曾焦虑和担忧过,但患者的一声“姑娘,谢谢你”,常常令她感动得落泪,“在这里的经历,将是我这辈子终生难忘的宝贵财富。”重症病房90后护士孙青每天都会提前两个小时起床,医院,在相互帮助和监督下认真穿戴防护服。在她眼中,这一袭白衣是“战袍”,是冲锋的“铠甲”。这一切,被一位老伯患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时不时地嘱咐几句:“孙青姑娘,忙活了大半夜不睡觉,可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能倒下!”在患者眼里,90后、00后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但青年队员却把患者当作家人一样尊敬爱护。有的患者大小便失禁,这些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的他们却端屎端尿;有的患者不能自主进食,他们就一勺一勺地喂;有的老年患者焦躁不愿意吃饭,他们一声声地亲切叫着爷爷奶奶,想方设法哄着老人多吃点。“他们骑着白马,身披素衣;他们手中的武器,叫责任道义……”一位诗人为抗疫一线的青年一代,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的确,这场严酷的阻击战,让年轻人早早学会嫩肩担道义,拼尽全力与死神争夺生命。即使是有的患者不幸离世,他们也会悉心整理遗容,从头到脚一点一点擦拭、洗消。每一次处理完毕,他们都会站在遗体前鞠躬,轻轻说一声“爷爷走好”或者“阿姨走好”,给予逝者最后的尊严和尊重。责任和道义,将他们变成了人间天使。“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奔涌吧,后浪!”“五四”青年节这天,互联网上一部名为《后浪》的微视频刷屏了。视频中,演讲者何冰以慷慨激昂的声音、娓娓道来的叙述,与新时代年轻人来了一场心灵对话,“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在病房里,90后、00后,就像80后、70后甚至60后那样成熟老练,而一旦下了班,她们又都回归了本真。卸下厚厚的防护服,满脸满身大汗淋漓,有人会对着镜子高喊“丑爆了”,有的说真想抱个大冰块睡一觉,有的渴望洗一个冰水澡。子夜时分,她们冲向返回驻地的班车,一路蹦蹦跳跳,调皮地你追我、我打你,就像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是,他们就是这个国家最美的风景。//党旗飘扬//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组织靠前指挥,哪里就有党员勇打头阵如火如荼的抗疫时刻,“人民海军”新媒体矩阵同时发布了一条时长仅有41秒的微视频,一位老大爷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激动地说:“他们真是好样的!我虽然不是党员,只是个卫生员,但我要向他们学习,为党和人民作点贡献……”短短一天之内,这个视频在各平台获得了总计过亿次的点击量,被转发5万多次。这位老人名叫文伟健,是武汉医院的清洁工。海军首批医疗队先期进驻医院的日子里,他目睹了在最危险的工作面前,党员先锋队总是打头阵,“我是党员,让我来”令他深受感染。他以毫无违和感的话语,道出了对共产党员、对解放军的敬佩之情。“党员必须先上,这个没有商量!”当网红专家张文宏的这句“硬核”话语在网上刷屏时,海军医疗队的全体共产党员正默默付诸实践。党员陈吉泉是位不服老的人。作为海军军医大学医院呼吸内科主任,54岁的他在医疗队算是老前辈了,但救治病人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我是党员,我先来!”“你们年轻,我有经验!”一天晚上,陈吉泉正在查房,突然发现17床患者全身发抖、口舌紫绀、呼吸急促,监护仪上提示氧饱和度不足70%,血压/mmHg,他立刻为患者翻身、拍背、戴面罩吸氧……半分钟后,患者转危为安。“每次陈主任都是第一个冲上去,为我们作了表率。慢慢地,我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90后护士刘丹谈起他们的陈主任,一脸的崇拜。

▲敬梅(左一)在与同事研判病人病情第一批进病房的是党员,第一批进“红区”的还是党员。有着29年党龄的急救专家、海军医院急诊科主任敬梅,每天和年轻人抢着上夜班,只睡两三个小时。一位双肺感染的86岁患者,经她悉心治疗一周后,复查胸部CT已基本治愈。战友和患者根据她的名字,都称赞她是“敬患如亲一枝梅”。榜样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抵达武汉的第6天,年轻护士李金燕就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为那几天她时时都被身边的场景感动着:平均年龄超过50岁,入党时间最短也有28年的“专家党员突击队”,坚持战斗在最危险的“红区”;负责给医务人员排班的呼吸内科病区主任万小健,为让年轻同志多休息一会儿,经常给自己接连排两班,在病房里连续高强度工作;在身边党员手把手帮带下,她第一批进入重症监护室,第一次穿戴防护服装备进行静脉穿刺,第一次在“红区”独立当班……李金燕说:“身边的党员令我钦佩,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像李金燕一样,整个抗疫期间,共有91名同志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54名同志火线入党。这是一场庄重的火线入党仪式。在海军医疗队驻地一个小广场上,海后卫生局卫生防疫处处长王志慧带领新入党的同志举起右拳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前,活动组织者曾为王志慧准备了一个写有誓词的小纸条,被他拒绝了。他说:“12句80个汉字的誓词,如果我连这个都背不下来,还算什么党员!”这一幕,让在场的全体新党员深受震撼,在一字一句的宣誓中,对誓词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那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仿佛就在眼前考验着自己!对于这场仪式,感受最为独特而深刻的,也许是新党员刘怡琳。那天在病区值班的她,无法赶回宣誓现场,是用手机视频连线,同现场的战友一道完成了这一庄严的宣誓。部队战斗在哪,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根据战斗需要随时凝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强大合力。在医疗队,海军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董宇超有着“三重”身份:医疗队临时党委委员、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医院二科一病区党支部书记。在动中建组织、战中强功能,用战时标准强基固本建强堡垒,构建医疗队管理建制和科室病区业务建制双线组织架构,董宇超的多重身份折射出医疗队人人都在组织中、时刻都在管理中的“复合状态”。

医疗队的“火线党委会”,战“疫”期间开了很多次。党委班子成员坚持现场办公,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通过在岗在位、在岗尽责、在岗高效,减少层层请示报告,确保工作高速高效运转、指挥决策到底到位,较好实现了命令落实到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党旗无声,却能产生感召激励、振奋人心的强大效力;堡垒无言,却能凝聚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海军医疗队全体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战场上,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成为最具榜样力量的标杆。//铜墙铁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备战练兵。上到海军机关下到一线部队,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以严防死守之势铸牢安全屏障4月30日,辽宁舰航母编队完成近1个月远海跨区机动训练,返回青岛某军港。新华社随即发布一条简短信息,立即引起广大网友和军事专家的热议。就连一些爱找茬的外国专家和媒体也禁不住点赞: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中,中国海军没有一艘军舰被感染,这是了不起的成绩!

辽宁舰资料图放眼全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个国家的海军舰艇官兵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战舰“趴窝”。“中国为什么能?”“中国海军为什么能?”我们站在首都北京一座名为“黄楼”的宽阔阳台上,把目光从眼前身后向万里海疆延展。我们看到,面对突如其来、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海军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一道道指令从首都北京海军机关快速传递到万里海疆、远海大洋。“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个“最”字,足见这场疫情之急、疫情之重,足见海军党委抗疫的决心之强、力度之大。我们看到,从北国边陲到南海礁盘,从高山海岛到机场码头,从护航编队到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海军各部队闻令而动,遵令而行,迅速进入战“疫”状态,第一时间拉响“战斗警报”,第一时间拟制“作战方案”,有力有序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防控的局面。东部战区海军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战区海军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立会议、报告、值班、督查等四项制度。南部战区海军设立24小时专班值守,严格落实“零报告、日报告”制度,突出防范教育、人员管控、卫生监管、接诊处置、应急保障等“五个重点”。北部战区海军迅疾研究建立部队疫情动态每日通报、重要疫情及时上报、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要情况集体会商、例行工作按级请示等10余项工作制度。担杆岛--国家特类岛屿,距离广东珠海香洲码头40余海里。虽然与陆地隔海相望,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但记者在该岛海军某观通站采访时发现,这里仍然篱笆高筑,疫情防控动作一个不少。取消休假出差、暂停武汉休假人员返回、每天每人进行体温报告、归队人员进行15天隔离……像担杆岛一样,从大年三十起,一座座军营森严戒备,全力将病毒阻挡在营区之外。最是危难显担当,军人何处不战场。曾宪洲,海军陆战队某旅政治工作部宣传科科长,春节前从部队回老家襄阳看父母。疫情发生后,他毅然加入当地小区的志愿者队伍,又把和他一样困在襄阳的现役军人组织起来,吸收部分退伍老兵组成突击队,自任队长。市血站血液告急,他带领队员第一批赶到,带头献血毫升;小区有个患抑郁症的女孩要跳楼,他跑过去苦劝几个小时,把女孩救下来;街道一家房屋失火,他第一个赶到救火,眉毛都烧掉了。当地防指评价曾宪洲是“两个战场”都过硬的好军人,还给部队写了感谢信。像曾宪洲这样的志愿者,在海军部队不在少数。医院勇站排头,迎难而战,有备而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为部队开展传染病医学防护和救护应急培训,紧前抓好物资、器材等各方面准备,时刻准备投入疫情防控战斗。医院医院、北部战区海军第医院、医院、医院等5所医院,被军委确定为新冠医院。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医院以及第医院等3所医院也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收治。这是一份让人点赞的成绩单:截至5月8日,海军8所医院累计收治疑似或确诊患者例,没有发生一起院内感染。超越了地理边界的病毒,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蔓延。严峻的现实面前,每一道关口都必须严防死守,每一个环节都是重中之重。

第三十三护航编队和第三十四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东部海域会合第三十三批护航编队归国途中,恰逢病毒在全球快速传播期。编队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果断取消了访问印度的计划,在随后访问孟加拉国和泰国期间严格遵守防控要求。3月25日返回青岛港时,编队虽已在海上航行了15天,但依然对每名官兵进行了核酸检测,全部合格后方让舰员离舰上岸。同样,为了确保第三十四批护航编队正常执行护航任务,海军紧急派遣查干湖舰,起航奔赴亚丁湾,送去酒精、口罩等各类防疫物资。天下并不太平,打赢事关安危。海军各部队坚持从全局出发,坚持科学统筹,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练兵备战,以最大的努力减小疫情带来的影响。抗疫期间,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大力开展疫情防控和训练试验的新闻,给了全国人民非同一般的信心和力量。他们采取“小专业集中训练、大专业分批训练”的组训方式,抓好单兵、战位、部门的专业训练。火热的练兵场面在该舰随处可见:飞行甲板上牵引车司机常态化进行实作考核,舱室里舰员开展着舰引导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操作训练,武器火控室内组织学习导弹拦截方案,海图室内开展海图标绘比武……备战打仗,守护海疆,凝聚起战胜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用力量传递力量。3月16日,人民海军10艘“湖北籍”命名舰艇集体出镜,开展了“你为我命名,我为你加油”活动,用火药味十足的练兵备战镜头,为第二故乡人民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献上“最硬核加油”。//前方后方//前方战斗紧,后方保障忙。海军将士坚决听从习主席指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了战胜疫魔的强大力量一个用于消除口罩勒痕的面部按摩仪,一套方便室内使用的便携式健身器材,以及家用医药箱、保温杯、平板电脑、钢笔、爱心背包等,背包上刻了“私人定制”的姓名牌……3月14日,刚刚从医院救治一线换班的医生乔帆和队友们回到驻地,惊喜地发现房间里摆放着一堆“礼物”,旁边还有一封情意暖暖的慰问信:“感谢你在防控斗争一线的艰辛付出,你是抗击疫情的先锋勇士,是海军官兵的骄傲自豪,期待你再立新功!期待你早日凯旋!”落款是“海军党委”。

这是海军党委专门给每名援鄂医疗队队员送去的“爱心大礼包”。这份礼包,也见证着海军将士对前方抗疫勇士深深的敬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贯彻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海军党委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抽组医疗队赴武汉驰援、成立海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机关各部门密切协同、快速行动。1月29日,大年初五,海军党委常委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并发出第一份号令。截至5月19日,海军先后11次召开党委常委会,7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作出部署调整,以科学指挥为“两条战线”“两个战场”的双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前线战士在拼命,后方的保障从来没有缺位。军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疫情防控中政治工作及有关人员生活待遇保障若干问题的通知》下发后,海军立即逐条对照细化,形成10个方面30条具体措施,积极推动解决一线医务人员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学入托、老人看病就医、家庭生活保障等8个方面个实际困难。前方临时党支部坚持“每天见一次面、问两个情况、聊几句家常”,逐一跟踪了解思想反映和现实困难;后方各级党委和支部建立与一线人员家庭“一对一”对口联络机制,登门入户走访慰问。这是一种别样的温暖。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常小妹,爷爷突然病逝,医疗队临时党委第一时间对常小妹进行慰问,致电其家属表示哀悼,还转送花圈、挽联、发放慰问金;后方部队也派人协助家属料理后事。常小妹眼含热泪地说:“将化悲痛为力量,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挽救每一个患者的生命。”

这是一次爱的连线。2月下旬,医院护士万雨薇,护理病人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千里之外,她的丈夫、战士卢泽昭正随远海训练编队执行任务。得知情况后,南部战区海军机关及时协调所在单位和编队,特许卢泽昭每天通过卫星电话与家里亲情连线。连续12天,万雨薇都能接到丈夫的来电,她欣慰地说:“这些越洋电话是我的‘特效药’。”不久,万雨薇病愈出院继续参加抗疫,卢泽昭则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训练中。谁人没有牵肠挂肚,只因为心中深埋着大爱,才毅然选择了风雨兼程。官兵尽心,组织更尽力。持续战“疫”需要一颗强大的心。疫情发生后,海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将心理服务工作纳入应对疫情工作统一筹划、统一部署,并在军医大学专门开设心理服务热线,为前方医疗队第一时间送上“精神食粮”,同时也对家人或亲友身处疫区的官兵特别是湖北籍官兵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记者在军医大学心理学系看到,该系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完成了疫情下公众心理健康的大数据分析,确保了服务指导的有效性和专业性。与病毒作战,需要勇气,更需要后方科技力量作支撑。疫情防控期间,军医大学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展开的科研攻关,取得一系列新进展。针对医疗队员护目镜起雾、皮肤过敏红肿、无法听诊等难题,他们紧急启动科研项目课题,很快便将“海神”护肤贴、隔离式无线电子听诊器、医用防雾护目镜等医学装备送到了医院。针对鼻咽拭子核酸样本易降解导致假阴性问题,该校王红阳院士带领团队研发了病毒裂解采样缓冲液,可直接裂解标本中的病毒并抑制核酸降解,该试剂很快向医院递送标准采样包供试用。

3月15日,该校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株,成为全军第二家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的科研单位;著名药学专家张卫东教授被国务院邀请担任全国应对新冠肺炎科研组中医药机理研究分组副组长,指导研发国家中医药应急专项“清肺排毒汤”……为科学战“疫”,前方后方的医务人员和专家教授都在全力以赴、争抢时间。当前方后方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无数激情澎湃的声音回响在人们耳畔,让每一名海军官兵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信心。这力量,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伟力;这信心,叠印出海军官兵同心战胜疫情的坚定意志!

执笔:丁玉宝虞章才孙国强张庆宝王智涛肖勇利薛飞吴浩宇监制:王宏博编辑:高泽明图片:范显海张凌胡思佳主管:海军政治工作部主办:海政宣传文化中投稿邮箱:ddhjwx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