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今内蒙古人是个很有文化的鲜卑人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 http://pf.39.net/xwdt/160320/4793729.html

乡愁瘦了思乡的人儿,也让思乡的路在尽头变得更瘦。如果说,王昭君与蔡文姬是两只飞在塞上的两只素衣鸿雁,那么,花木兰就是一只在巴彦淖尔这方土地上被武装起来的鸿雁将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织机的声音连绵不断,花木兰正在窗户下织布。听不到织机的声音,只能听到木兰的叹息声。问木兰想什么、回忆什么。木兰既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昨天晚上见到了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每卷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木兰的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去东边买了匹好马,去西边买马鞍,去南边买笼头,去北边买马鞭。花木兰这只被武装起来的鸿雁,她要去哪里呢?

早上辞别了父母,傍晚投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水流的声音。次日早上,离开黄河而去,傍晚到了黑山脚下,听不到父母呼唤木兰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上,敌人骑的战马的声音。

在这里,我们读到了巴彦淖尔信息:黄河、黑山头以及燕然山。黄河作为地理上的一个概念,证明了黑山头与燕然山的确切位置,即花木兰要去的地方。阴山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其蒙古语名字为“达兰喀喇”,意思为“七十个黑山头”;燕山即燕然山,是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汉代时,汉军与匈奴曾经在这里展开多次战争。花木兰要去的地方即是巴彦淖尔阴山下的某地方。

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北朝民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通史简编》中早已肯定,这首诗的内容是真实的。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花木兰确有其人。

内蒙古一位作者在其作《遥望阴山话木兰》里说,花木兰的“花”姓是后人加的,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卑人的姓。花木兰约出生在公元年的“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

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些玄乎,河南地大了去了,怎么可能只指今天的伊盟(鄂尔多斯)?

这位作者又说,鲜卑人是在圣武皇帝时从今日内蒙古东北部到阴山(大青山)一带的。鲜卑人南迁后,“散诸部落,始同编民”(《魏书》卷《官氏志》),花木兰的父亲亦为编民居“河南地”。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北柔然的战争。

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自周、秦、汉、魏,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其东道是从今河北定县出喜峰口,西道是从陇西出甘肃安西,中道出黑山,正与《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边,暮至黑山头”相符。黑山即今日包头昆都仑河谷北之阴山。从今伊盟的“河西”到黄河边是一天的路程,从黄河边到昆都仑河谷北之阴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再精确点讲是到当年中通的咽喉怀朔镇(固阳县城一带)。

我觉得对于一首诗歌而言,这是不是太确切了一些?“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边,暮至黑山头。”这位作者的意思是,花木兰从老家到黄河边走了一天的时间,又从黄河边到黑山头走了一天时间。但哪来那么精确?诗歌不是地理志,早晨从老家出发,晚上到黄河边,可以走一天,也可以走两天,甚至更多,早晨和晚上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很多天。同样,从黄河边到黑山头也是这么个理。

这位作者还说,公元年,“秋七月,车驾东辕,至黑山,校数军实,班赐王公将士各有差。”(《魏书》4卷世祖纪)这时“可汗大点兵”,花木兰替父从军。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一直将柔然赶到漠北,“北度燕然山”(《北史》卷86《蠕蠕传》)。

公元年,拓跋焘完成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大业,从此北魏皇帝称“天子”。公元年北魏皇帝“行幸阴山之北”(《魏书》卷4《世祖纪》),当了12年兵的花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见花木兰,封她为五品尚书郎,她怕女儿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位作者最后说,“天子”命花木兰做尚书郎说明她是有文化的鲜卑人,因为尚书郎历来是文人担任,负责掌管文书奏章。这样,花木兰回到故里,脱下战袍思绪万千,写成了《木兰诗》。后来,北魏皇帝迁都洛阳,禁止使用鲜卑语,鲜卑人大量内迁山东、河南一带,花木兰和弟弟的后裔也必然内迁《木兰诗》也逐渐译成汉语广泛流传。

故事的大背景是没有错的,但要想通过这些就把花木兰说成是某地人,当然是不可靠的。写类似文章的还有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史志办的杨玉铭先生。

杨先生根据民国年间编纂的《绥远通志稿》,并查阅汉魏至隋唐有关征战的记载,对照《木兰诗》记述的古地名考证现地名,认为花木兰为隋代胜州属地突厥族人,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

杨先生说,在《隋书》和《资治通鉴》中记载突厥启民可汗的驻牧地在“胜、夏二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书中记载的胜州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境,东西至河,即黄河,突厥启民可汗驻牧地就在黄河最大一湾内。而胜州东、北两面距黄河更近,所以花木兰才能“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渡河东行约百里有“黑水”,即今呼和浩特的大黑河,《木兰诗》有的版本为“黑山”,即杀虎山,在呼和浩特东南百里,也是东征必经的要道;继续东行至“燕山”,是隋将韦云起讨伐契丹的战场。

从木兰行军的地理方位考证,杨玉铭推断出木兰的家乡在胜州附近启民可汗所属牧地,木兰买鞍马鞭辔之城有东、南、西、北四市,便是隋朝设置的胜州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的十二连城古城遗址,当年人口众多、市井繁华,盛极一时。《木兰诗》后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也说明木兰的家在胜州城内。至于诗中开篇的“机杼声”,再次验证了木兰的家离胜州城不远,突厥人的游牧生产方式因胜州城汉族人的影响逐步汉化了。

对于花木兰是隋炀帝时胜州启民可汗所属突厥族女子,杨玉铭认为能进一步解释《木兰诗》中的一些难解之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汗不在白天公布出征兵册,而在夜间通告到户,是因为突厥牧民白天出去放牧,夜里才回到部落的缘故。“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史学家历来认为一卷有爷名则可,卷卷有名不近情理。殊不知,这是游牧民族的户兵制,而非汉族政权的府兵制,兵户世代出兵,父退子继,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杨先生认为,北方游牧民族大约每隔三年编制一次兵册,名叫“比丁”,男子年满十六岁记名入兵籍,到五十五岁或六十岁才退役。花木兰的父亲自十六岁入兵籍,经历十二次比丁,已是五十二岁的老翁,虽未到退役年龄,但年迈体弱,无法出征。又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导致了木兰“从此替爷征”,成就了巾帼英雄的千古美名。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杨先生与上面说的那位作者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他们在研究地方史时,有意或者无意地向自己的故地靠拢,这不是严谨的史学态度,是地方志惯用的手法。说句良心话,仅靠书面上的一些资料想把一千多年前一个人的老家“说”到某一地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好在这些东西可以留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而当《木兰诗》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广大青年吟诵;花木兰的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在国内长演不衰;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更是将花木兰的美名传遍全球。我们应该看到,这里的财富价值,即谁拥有了花木兰这个经济符号,就拥有经济效益发展的名片。

然而,无论花木兰的祖籍何处,我们都不能否认花木兰在阴山与边地少数民族征战的史实,哪怕仅仅是一首诗或者一首歌。巴彦淖尔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阴山上的高阙塞、鸡鹿塞等重要关塞,更是诞生英雄史诗与征战传说的好地方。我在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的新忽热古城采访时,就听说花木兰当年曾经在这里征战并且想家的故事。今天,这故事如同一只从遥远年代的战地起飞的鸿雁,把乡思的歌撒落了一地,美得让人可以忘记历史。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渡过一道又一道的关卡,越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打更的声音夹杂在北方的寒气中,寒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许多将军战死了,壮士很多年才归来。

木兰归来见皇上,皇上坐在明亮的大堂中。册封了许多官职,赏赐了许多立功的将士。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而愿意远足,回故乡。

木兰父母知道女儿回来,忙出门相迎;木兰的姐姐知道妹妹回来,马上化妆;木兰的弟弟知道姐姐回来,忙杀猪宰羊。开开我房间的东门,坐在我的西边床上,脱下我的战袍,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对着窗户整理头发,对着镜子贴花黄。出门去找朋友,朋友们都很吃惊:和木兰在一起十二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雄兔静卧时,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静卧时,两只眼睛常眯着。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走,怎能分辨出雌雄……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这首咏史诗是唐朝诗人杜牧所写,借取《木兰诗》“当窗理云鬓”的意境,把木兰终究是女孩儿的本色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梦里曾经与画眉”启发人们去想象木兰“梦里”的情思——她只是在梦乡里,才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妆,运笔尤为巧妙。“几度思归还把酒”发挥想象,精心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在战斗中,木兰固然很有英雄气概,但日常生活分明有着少女心灵深处的思归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明月对酒,想起了与自己不一样,但却同样担负着和平使命的王昭君。

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永远博得后世的同情;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一直受到人们赞美。诗人通过“把酒”、“祝明妃”,把木兰对明妃的敬慕之情以及作为女性的惺惺相惜之意接近完美地表现了出来。而诗中所说的“拂云堆”就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只是有一个问题显得不合情理——花木兰当了那么长时间的兵,成天在男人的世界里,怎么就没有人发现她是个女人?(文/路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