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蛇”到名医
“
星光熠熠的银蛇奖,辐射能量之大,带动效应之强,令人惊叹。30年来,银蛇奖已成为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品牌,从“银蛇”璀璨光环下,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医德高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卓越人才。
”
撰稿|刘 琳
年9月,在隆重的颁奖大会现场,坐在台下的陈国强在二等奖名单里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有那么一点小失落。
银蛇奖,这个上海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分设三个等级奖项以及特别荣誉导师奖。
那年36岁。陈国强此前已有三篇论著在国际上发表并被广泛采用,为相关科研发展,也为古药砒霜成为全球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而就在这年年初,他的事业又有新发展——作为通讯作者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率先报道有关As2O3(即俗称的砒霜)对恶性淋巴细胞的效应,该期杂志还特邀两位国际知名学者发表了专题评论,并由主编向世界新闻媒体推荐。
“即便这样,也只是‘小二’。”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在接受《新民周刊》访谈时,神思飞扬,笑谈往事。回想起整整19年前博士生时的“失落”,他说:“那天我告诫自己,你优秀也只是‘小二’,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有意思的是,何止陈国强院士,这个银蛇奖的二等奖里还真特别地“藏龙卧虎”。
被誉为“巨星出身之地”
网上搜索“名医”总受骗上当?这里有一招搜出最“货真价实”上海名医的独家“秘技”:关键词中添上三个字——银蛇奖。
确实,这不是一个社会上人人皆知的“明星”奖项,但是,在上海医疗卫生领域,这项针对40岁以下以青年临床医生为主的荣誉,被戏称为“巨星出身之地”。大概,它真的称得上30年来上海医界“新豪门”,它代表的是:年轻无敌的豪气,勇往直前的干劲,永远创新的担当和大爱无疆的奉献。
自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下称“基金会”)成立、年第一届银蛇奖颁奖至今,30个春秋16届银蛇奖共产生得主位,23位导师获颁特别荣誉奖,位青年才俊荣膺提名奖。
翻开沉甸甸的今年10月刚刚由基金会编撰出版的新书《从银蛇奖到沪上名医》,仿佛打开了上海乃至全国医疗行业各个学科顶尖专家的花名册,特别是前半部,上海名医们30年医术乃至人生“进化史”似乎都浓缩、穿透在这厚厚的页纸中,那一张张多姿多彩的当年获奖前后的旧照片,温婉清晰地记录着如今已被滚滚岁月些许掩去的青年风采。
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相当部分得主如今在各自领域里成就辉煌,独领风骚,是当今国内和上海重量级的医学名家,据统计,九成以上获奖者获得过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也有人将银蛇奖喻为“管理者摇篮”,近40%的得主成功转型,带着卓越的专业背景、为梦想奋斗的干劲,成为高等学府的校长、医院的院长、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当家人……更有省部级以上官员、民主党派领导人。
据统计,仅收录于《从银蛇奖到沪上名医》一书的位临床医生中,担任医学院正副校长、党委书记有9人,占8.4%;医院正副院长、党委书记的有32人,占29.9%;担任中华医学会正副主委、上海医学会正副主委、医院正副科主任有50人,占46.7%;担任研究所正副所长的有21人,占19.6%,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有3人,占2.8%。
30年来,银蛇奖中已经走出了陈竺、陈国强、孙颖浩、葛均波、宁光、张志愿、李兆申等7位院士。
对青年医生来说,要登上银蛇奖这个舞台,竞争一直是激烈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是年第二届一等奖唯一的获得者;海军军医大学校长兼泌尿外科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孙颖浩,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分享了年第八届同届一等奖。
二等奖其实也不好拿。不止陈国强院士在第七届上拿的是二等奖,“出道”更早的海军军医大学附属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是年第四届二等奖获得者,直到年,他的学生——第十六届一等奖获得者廖专,李院士才因特别荣誉奖站到了银蛇奖的聚光灯下。而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在年不过是拿了第八届的三等奖。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三等奖,是年第四届获得者,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蔡威。也许,“英雄”不问几等奖更好,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因为年学生蒋欣泉荣膺第十二届特别荣誉奖。
“二等奖现象”里还应该算上沈晓明,如今的海南省省长,当年的儿童医学教授,年时被美国医学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在年第六届银蛇奖中拿下的也是二等奖。年江帆荣获第十四届一等奖,作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沈晓明获得特别荣誉奖。沈晓明说:“我只拿过二等奖,学生拿了一等奖,说明青出于蓝,比我自己拿一等奖还要高兴。”
尽管28年过去了,但陈竺说:“对银蛇奖我很熟悉。当时,我从法国学成归来不久,能获此奖项感到很受鼓舞。记得我当时还代表获奖者在会上发言,倾诉内心感受。”
星光熠熠的银蛇奖,辐射能量之大,带动效应之强,令人惊叹。如今,银蛇奖已成为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品牌,从“银蛇”璀璨光环下,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医德高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卓越人才。
诞生于人才严重外流的80年代
“灵蛇绕神杖”,这个发源于古希腊神话的标记,如今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医学及医学界标志,人们称之为“蛇徽”。
相传,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是一位伟大的神医,他总是身穿长袍,手持神杖,云游四方,为人类解除病痛,他的神杖上还有一条灵蛇缠绕。众神之王宙斯担心阿斯克勒庇俄斯渊博的医学知识会使人类长生不死,于是以雷电击死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人类为了纪念这位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神医,便以“灵蛇绕神杖”作为医学的标记,这就是蛇徽的来历。据说,神杖代表为人治病的医者,灵蛇则是健康长寿的象征。今天,蛇徽遍布以西医为主体的医学领域,世界卫生组织会徽、欧美医学院校徽、药房店标等都能看见它的踪影。
年正值农历蛇年,一条带着培养、造就优秀青年医务人才特定使命的“银蛇”自此翩然起舞在黄浦江畔。
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秉良、副秘书长贺勇等是当年银蛇奖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银蛇奖30年历程的全程见证者。他向《新民周刊》回忆了银蛇奖诞生的大背景。“银蛇奖在诞生之初其所承载的现实意义就已超越了奖项本身。”蔡秉良说。
上世纪80年代,出国潮风起云涌,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全球各大医药公司陆续进驻上海,纷纷“挖角”医院。一时间,上海卫生系统可谓内外夹击,腹背受敌,一方面有才华的青年医生和优秀的医学院毕业生大量出国深造,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在职医务人员砸了“铁饭碗”,投奔外资企业当起了医药代表。这一时期的上海卫生系统,经历了医务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严重外流和匮乏的最困难时期,医院里的人才梯队严重地青黄不接。
到了80年代末,一批心系祖国、学有所成的优秀青年陆陆续续归国,但他们与那些不为外界各种诱惑所动,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岗位成才的年轻医生一样,遇到不少思想困惑,其中就包括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还未全面展开的大背景下,卫生系统内部存在着论资排辈现象,青年医务工作者普遍有“大树压小树,阳光照不到”的压抑感。此时的上海卫生管理部门强烈地意识到,没有青年就没有未来,只有提振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精气神,上海医务界才有跨世纪发展的基石。
于是,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上海市卫生局团委肩上。时任局团委书记的蔡秉良说,用什么凝聚整个卫生系统的年轻人,成为当时急需破解的头号难题。对医疗卫生行业的青年知识分子来说,“优秀团员”“学雷锋标兵”,甚至“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都不是最贴切的激励机制。事业召唤人才,时势造就人才。只有激励医务青年立足本职,钻研业务,走岗位成才之路,为明日的学界泰斗搭就广阔的舞台,才能获得青年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于是,银蛇奖应运而生。
年5月4日,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成立,上海市卫生局团委从自筹资金中拨出9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年初“银蛇奖”被确定为基金会奖励名称。它的评选范围为上海卫生系统在医、教、研、防、医技、后勤、管理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40岁以下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同时,设立若干名“特别荣誉奖”,奖给一等奖获得者的导师,以表彰授业解惑、弘扬学术,在实践中传授医德医风的老专家、老教授。
岁月不负深情,30年,数百位获奖精英,银蛇奖催生了一批批上海医学界的领军人物,许多年前就呈现出“老一辈坐帐,少壮派当家”的勃勃生机。今天,可以骄傲地说,银蛇奖为推进上海、全国乃至世界的医学临床与科技水平的提高,矗立起一座座丰碑。
良好机制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医学探索的路上是荆棘丛生而孤独的,名医长成之路是刻苦和牺牲铺垫的。遥远路途中的每一步攀登,谁不期望出现有力的大手搀扶一把?银蛇奖就是这样一个上海青年医务人才的“助推器”“孵化机”。
银蛇奖以30年的时间,精心营造了青年人才迅速成长的氛围和机制。得贤而举之,得贤而与之。它聚焦青年人才,果断地肯定、提携青年人才,促使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从年第三届银蛇奖开始,上海市卫生局决定同时授予每位银蛇奖获得者局“先进工作者”称号,行政记大功一次;从第四届开始,共青团上海市委授予35岁以下的银蛇奖获得者“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更有不少获奖者被破格晋升,在科研项目上得到有力的支持。
如今,银蛇奖真正成了上海医务青年心目中追求的最高荣誉。在医院手外科,银蛇奖获得者不少:徐建光、徐文东、陈亮、劳杰,他们的恩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说,“在我心里,银蛇奖的地位很高很高。对青年医务工作者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步。”因而,银蛇奖的角逐也日趋激烈,以评选标准为例,就是硬生生地一年比一年具体,优秀青年们实在是不相上下。
今天,上海医疗行业人才辈出,人才体制基本走上良性循环之路,也带动着上海卫生的科研与临床良性发展,硕果累累,可以说,这其中银蛇奖功不可没。
以最近第十六届银蛇奖为例,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理事长王淑琼介绍说,15位青年得主均来自本市二三级医疗机构,清一色的博士阵容,显示出青年医生在教、科、研等领域所具备的强大实力。一等奖获得者周慧芳长期从事眼眶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导师范先群带领下,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八个奖项,而且新一届银蛇奖获奖者中有12人共拥有各类发明专利50项。
今年9月27日,16位银蛇奖和左英护理奖获奖者来医院举行义诊活动。这些顶尖的青年专家涉及神经外科、小儿心脏外科、消化内科、骨科、肾病科、妇科、针灸科、心内科、外科、眼科等10多个领域,为早早等候的当地数百位患者免费提供咨询、检查、读片和治疗。这次义诊的领队王淑琼理事长介绍说,像这样的活动,青年专家团不光开展义诊,医院的对应学科对接,进入科室、病房开展交流学习和会诊,共同提升医技、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层面。
近年来,基金会每年组织历届银蛇奖获得者远赴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内蒙古、安徽等边远缺医地区开展义诊服务,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精神,同时也为获奖医学青年专家相互交流学习搭建了良好的互通平台。
发掘人才,惠泽社会,一个良好机制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新时代,更多新机制,成就更多新名医
当前的上海正在积极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医疗服务作为“四大品牌”中“上海服务”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其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全过程的永恒主题和必然要求,医疗技术能力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医疗质量水平是保障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的基本底线。
那么,今天的上海,医疗服务能力到底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今年7月上海公布了一组数据——
临床医学等11个一级学科排名位于全国前列,血液病学、内分泌学等16个优势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5家医疗单位获得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科团队和技术:医院内镜中心诊疗量突破十万例,位列世界第一,且拥有多项国际首创技术;医院神经外科不仅在临床规模上位列全球前茅,在外科术式和脑科学领域的不断创新突破,尤其近年来“颅内外脑血流重建术”的创新,使我国难治性动脉瘤治愈率达96%(发达国家均低于90%);医院血液科将用“砷剂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白血病”这一成果转化为全球认可的“上海方案”,成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并使该疾病的5年存活率提高至94%,死亡率降为3%,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也让该病的次均治疗费用大幅度降低为3.8万元人民币(欧洲约为8.5万欧元);医院肝移植团队共实施了小儿肝移植术例,占全国总数42%,年手术量连续七年位列世界单中心医疗体第一,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医院于年率先建立了“院前评估-院际转运-急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救治网络,16年来共计转运救治危重新生儿近万例,实现新生儿转运途中零死亡,并创下多项中国第一;儿童医学中心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治中心之一,诊治规模、技术、质量均已接近或超过欧美同行先进水平……
临床技术能力也直接带动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上海卫生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8项,占全国卫生系统该奖项的28.3%;肿瘤免疫与癌基因组学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用于腔内治疗的主动脉新分型、多项靶向microRNA的体内干预治疗等技术均为国际上首次提出;培育出了包括心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肝肿瘤外科、口腔科等领域35名两院院士,基本覆盖主要临床专业。
凭借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的双重支撑,年,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2.73亿人次、出院人数.73万人、手术服务.00万人次,分别比“十二五”初期增长35%、56%和%;医院平均住院日6.4天,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全国为9.8天);同时,上海医疗领域“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立足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切实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39.29%为非上海常住居民,是国内患者流入最多的城市。
这些成果最终体现在上海市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3.37岁(其中女性达到85.85岁,男性80.98岁),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3.01/10万,常住人口婴儿死亡率3.71‰,三大指标连续十多年保持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水平,并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打下扎实的健康基础。
这些“健康中国·上海”辉煌数字的背后,离不开上海医疗卫生系统人才根系的发达,离不开其所依赖的人才战略的深谋远虑。这些数字背后的许多故事都沉浸在《从银蛇奖到沪上名医》这本书的油墨中。
聚才筑梦,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关于青年人才,他说:“我们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这也是银蛇奖30年深耕上海医务青年人才激励与培养的初心和使命。
“其实,银蛇奖仅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医务人才发现、培养、成长的可喜景象。”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黄红向《新民周刊》介绍说,事实上,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内最好水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抓好医学人才前瞻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上海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常抓不懈的重大工程。
黄红说,从抓人才培养计划、抓人才载体建设、抓人才培养平台、抓人才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通过近30年的努力,上海在医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关键环节建设上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推动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截至年,上海医疗卫生系统共有两院院士3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7名;上海市领军人才名,约占本市领军人才总数1/6;长江学者43名;上海科技精英41名;上海工匠19名。全市90%以上的重点学科完成了新老带头人的交替,百人计划培养对象98%成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其中,50%以上已经成为全国专科学会的主要负责人。上海卫生系统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乃至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占全国的比例从“七五”期间的13.6%稳步上升到“十二五”期间的28.3%,充分体现了上海卫生系统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突出贡献率。
对于下一步目标,黄红说,将紧紧聚焦建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厚植人才优势,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下功夫,培养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领军人才,聚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队伍;二是重点解决人才结构性短缺,加大基层和偏远地区扶持力度,建立紧缺人才预警和管理机制,加强急需紧缺医学专业人才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有利于人才评价、激励以及流动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活力。
未来已来,相信未来的上海、未来的中国,将会因为具有前瞻性的健康良好的人才机制体制,获得更强大的“健康上海”“健康中国”。
“投资”青年人才,就是投资未来。“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也是银蛇奖30年践行使命的逻辑。
梦想熠熠,使命灼灼。医舞银蛇,欲与病魔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