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落梧桐,茱萸绕殿红。
君王爱秋色,多在馆娃宫。
这是一首即景而作的诗,但将它套用在本文也不为勉强。“君王”,可用来指代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而“秋色”,则是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了。
初露锋芒约夫誓独孤皇后生于公元年,真实姓名暂不可考。有资料说她名“伽罗”,但在史籍中却找不到佐证,故后人常称之为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是北周的名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官拜上柱国大都督,封河内公。共有七个女儿,其中长女是北周明帝的皇后,可谓名门望族。独孤伽罗则是他最小的女儿。
独孤伽罗出生将门,曾经历过北魏末年的战乱,随父母逃到长安。在逃难途中常听父亲讲惊心动魄的战争事迹,因此不喜欢做女红等家事,喜爱读书,很有个性,深得其父的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
独孤伽罗14岁时,出落成为身材颀长、亭亭玉立、面如满月、凤眼杏腮、独孤皇后像眸如点漆、照人有神的美丽姑娘了,引得众世家大族子弟慕名前去求聘。
环顾满朝青年才俊,这位千金小姐选中了杨坚。当时的杨坚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人物,他的先祖杨震曾作过东汉太尉,父亲杨忠是北周的柱国大司空,杨坚生就一副与众不同的身材,上身长下身短,比例严重失调,而且面有威严之态,王侯们见了他,常不由自主地感到手足无措。
北周太祖曾预言:“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隋书·文帝本纪》)因此,杨坚虽然受到先辈荫庇而少年出仕,却常常遭皇室猜忌。为避嫌疑,他处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轻易不与人争斗。就是这样一个怪人,却入了独孤伽罗的青眼。
独孤信也有意将女儿许配给杨坚,为此他要亲自考察一番。一天,独孤信特意摆下酒宴,宴请杨忠父子及几个知己朋友。席间,独孤信有意考问杨坚:“我与你父亲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今天才获得些功名。你还没有经历过战场考验,日后有什么打算?”
杨坚不慌不忙地回答:“大人盛名盖世,我常听家父称赞大人用兵如神,谋而后动,声震邻国。我如果上了战场,当以大人为榜样,建功立业。”
隋朝女服穿戴展示图笑着问:“子侄平日喜欢练何种武艺?”独孤信被恭维得通体舒畅。他又“刀枪弓马,每日必练。但我以为,为帅者不仅要武艺出众,重要的是要有韬略修养。项羽虽能敌万人,但智谋不及刘邦,只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败局。”
独孤信十分赞赏杨坚这番话。他道:“你将来的造就,一定在老夫之上,好好努力吧!”
杨坚顺利地通过了考验,独孤信把小女儿嫁给了他。
独孤伽罗真该感谢父亲,她婚后生活十分美满。新婚不久,在一次交谈中,独孤伽罗对杨坚倒出了心中蕴藏了许久的话:“男人都有一个毛病,一得意,就妄自尊大,能和一个多情多义的人白头偕老,实在难得。”
杨坚不解:“你怎么有这样的想法?”
独孤伽罗肯定地说道:“男人一旦得意,就视女人为玩偶。你看权势之家,官廷之间,有谁尊重女人?”
“难道你怀疑我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吗?”
“我父亲看中的是你相貌不凡,志向远大,说你将来一定会有成就。不过对一个女人来说,你事业有成就,如不能尊重我,始终如一地对我好,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父亲有五个妻妾,争宠夺位,家庭扰得不得安宁;几个哥哥都是如此,自寻烦恼,我见得多了。你要那样,我可受不了,也绝不答应你那样做。”
“想不到你这样多虑,我保证不会背弃你。我爱你之外,只有更加敬重你,我向你保证,除你之外,不和第二个女人生下孩子。”
“你敢发誓吗?’
“我杨某如果和第二个女人生下孩子,就遭天罚...”
独孤伽罗瞟了杨坚一眼,脸上泛出了喜悦的笑容。
她力求夫妻之间真诚相爱,要求杨坚不乱爱,不“异生”,即使到杨坚贵为帝王时,也不能破坏这个原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难得有这样的婚姻关系。
再从另一角度讲:自古帝王绝大多数都是儿女成群,在继嗣问题上往往争得鱼死网破。后世唐朝玄武门政变、清代康熙朝九王夺嫡,这一出出闹剧,都是因此而发。“无异生之子”,正是独孤伽罗想用这样的血缘之亲来避免骨肉相残。由此看来,此约也是为杨坚而着想了。
当时的杨坚还没有称帝,但独孤伽罗别具慧眼,认为杨坚日后定会有较大的作为,所以预先立下誓约,以备将来了。
助夫成龙着凤冠杨坚没有辜负妻子的期望,有了贤妻的相助,一步步飞黄腾达起来。
杨坚婚后不久,靠父亲荫官为车骑将军。当时正值北周明帝宇文毓统治时期。明帝的皇后是独孤信的长女,和杨坚是连襟,早在明帝登上帝位以前,就曾听人说过杨坚相貌贵不可言,如今皇权不振,他不能不警觉。为此,明帝密遣相术家赵昭去观察,如果发现他有帝王之相,就除掉他。
赵昭见到杨坚,发现杨坚果然气宇不俗,仔细观察,见杨坚上身特别长,一对三角眼,眼神如闪电,照人有威声音洪亮,铿锵有力。额头中央微微突起,愈往头顶愈突起,像一根肉柱,头顶两角也各突起一块。赵昭不禁暗暗称赞:这真是个真龙天子之相。
为图日后富贵,他对杨坚直言相告:“将军之相,真乃五百年也难得一见。额广,中央突起,直贯入顶,相术上称之为‘五柱贯顶’,此相当为天下之君。异日富贵时,愿将军不要忘了我今天的论断。”
杨坚怕赵昭是试探自己,因而慌忙答道:“我不过是一介凡夫,惟一的希望就是能效法父亲,为国效力,此外别无他求。”
赵昭却是真心实意,只听他道:“时机未到,要深自隐晦,不可太露锋芒。宇文大冢宰忌贤害能,将军要特别小心才是。”
赵昭回到皇宫,奏禀明帝,说杨坚虽奇,顶多只不过做到柱国之类的军职,消除了明帝心中的疑惑。
杨坚生有帝王之相,这恐怕是后人的牵强附会。今人皆知,卜卦看相乃为封建迷信,不得以为真。赵昭所说,也未必是从他面上看出来的。赵昭平时常与杨坚接触,深知此人乃潜水之龙;以一番玄语,来拍杨坚的马屁,一是怂恿他代北周而自立,二是为自己的将来图一个大大的富贵。否则,他怎么敢将事实隐瞒自己的主子呢?
果不其然,杨坚半信半疑,而精明的独孤伽罗,却一眼看透了其中的玄机。
杨坚听了赵昭的话后,回到家中,对独孤伽罗谈起了这番经过。
杨坚道:“赵昭态度诚恳,不像是在骗我。”
独孤伽罗摆摆头道:“这种事哪能尽信。”
“有一个秘密,”杨坚一把拉住独孤伽罗的手臂,走到窗前,伸开左手,将手心迎向窗前的阳光,只见杨坚的掌纹明显地组成一个“王”字,同时,左右两手的掌心下端,各有一个回旋螺纹。
独孤伽罗看后大惊:“掌心有螺纹,主大贵,你两手都有,又有‘王’字在上,确是异相。”
独孤伽罗略一思索,正色对杨坚道:“看来,你的确不是常人,不过现在权臣当道,你要特别小心。依我看来,成大事的人,一定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帮助才能成事。你应该结交几个真心朋友才是。”独孤伽罗这些话,使杨坚受益匪浅。
其实独孤伽罗这番话语,也是在坚定杨坚的信心。她深信自己的丈夫绝不会甘于人下。因他的抱负而受人猜疑,性命千钧一发,还莫不如大动干戈,闹他个天翻地覆呢!死也要得其所,轰轰烈烈方是男儿本色,何必窝窝囊囊地受人闲气呢?
不出赵昭和独孤伽罗所料,执掌大权的大冢宰宇文护果然在疑忌杨坚,一心想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但都被杨坚幸运地躲过。明帝受宇文护的辖制,一心想除掉他,不料宇文护竟先下手把明帝毒死。继立的武帝,即宇文邕,经过11年的准备,设计杀死了宇文护,尽诛其党羽,掌握了大权。武帝亲政以后,积极整练军队,灭了强敌北齐。此时杨忠已死,杨坚袭爵为隋国公。
在多次征战中,杨坚功勋显赫,加上杨坚的好友郑译等人在武帝前不时吹捧,杨坚的声誉日渐上升。武帝的太子宇文饕16岁时,择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这样杨坚成了太子的岳父。
杨坚37岁时,武帝驾崩,太子宇文赟即位,史称周宣帝。周宣帝是个21岁的青年,性格暴躁,嗜酒如命,喜怒无常。杨坚以皇后之父的身份被任命为大后丞。宣帝远游时,就派杨坚居守。杨坚常借机弄权,讨好内外,对宣帝也时常规劝,要他注意政事。宣帝渐渐感到不耐烦而对杨坚不满。
杨坚知道自己已不再被皇帝信任,觉得惟有外放,离开朝廷,才比较安全。这样,由好友郑译策划,杨坚被外放任扬州总管。上任前,杨坚特别关照郑译等人,以后朝中政情大事,要随时通报消息。
正在杨坚准备起身去扬州之时,郑译传来消息,宣帝因饮酒过度,已昏迷两天,怕有变故。杨坚得知后,拿不定主意,便与独孤伽罗商议。
独孤伽罗以古为鉴,审时度势,她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走。机不可失,现在你装作失足扭伤,不能行走,传话出去,暂时延缓行期。其他的事,赶快找刘昉、郑译一班好友密议。”
杨坚依独孤伽罗的主意而行,一面装着脚痛,宣布行期延缓,一面秘密与刘昉、郑译等商议,定下策略。
宣帝暴饮昏迷了十天,郑译乘机草拟一道诏书,策命杨坚人朝辅政,并都督内外军事。在杨皇后支持下,诏令在皇帝病床前宣读,当时宣帝不能言语,算是宣帝口授诏书,立刻正式宣布。杨坚轻易取得辅政大权。他立即进居朝堂,施展权谋,以郑译、刘餮为心腹,并乘宣帝未死,假称赵王宇文招嫁女于突厥,尽召诸王入京。两天后,宣帝驾崩,七岁的太子宇文阐继位,杨坚身为摄政,大权独揽。
杨坚的作为,渐渐显出揽权的野心,遭到宇文氏诸王的反对。赵王设宴请杨坚,准备在宴席上以伏兵杀之。好在杨坚在随从元胄的保护下,免遭毒手。独孤伽罗看到杨坚犹豫不决,提出自己的建议:“不想受制于人,就不能后退,现在退一步就没有生路了。无毒不丈夫,你不能顾忌太多。”
独孤伽罗“无毒不丈夫”这句话,起了很大作用。杨坚命人告发越王等同尉迟迥的叛乱有勾结,一气杀了五个亲王和他们的全家老小。凡是不附和他的朝臣也被一一翦除。
两年以后,时机成熟,在郑译、刘昉的策动下,杨坚逼静帝宇文阐禅位。年,杨坚登上帝位,建立隋王朝,史称他为隋文帝,独孤伽罗被立为皇后。
称帝过程中,杨坚往往显得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这时,独孤伽罗的几句话,就“拨开云雾见日月”。
隋朝的建立,一方面得益于杨坚自身的才能,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独孤伽罗的帮助。二者若缺其一,历史上恐怕也就没有“隋”这个朝代了。由此看,若独孤伽罗是一个男儿身,隋朝开国元勋的花名册上,就应该有她的一席之地了。
铁腕治宫辅盛世登基之后,文帝挥师南下,终于在开皇九年()灭掉南朝陈,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多年分裂局面。这时,摆在已经49岁的文帝和46岁的独孤皇后面前的,是如何治理好这个国家的问题了。
建立隋朝后,文帝认清了前朝没落的原因在于浮夸不实。卓具远见的他力图改革官仪,整顿朝纲,一心建立一个圣明朝代。独孤皇后本不是一个目光短浅、囿于家事的女性,当了皇后之后,她也决不愿闲坐下来享受荣华富贵,她早已在心中酝酿了一个严治后宫的庞大计划。
前朝亡国的故事,独孤皇后记忆犹新,南陈时的张丽华秀发轻拂,搅得陈氏王朝天翻地覆,自古红颜多祸国,独孤皇后为了保住杨家朝廷的长治久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帮助文帝杜绝后宫内讧。
她从文帝那里要来掌管后宫的大权,整饬了宫内体制,废除三妃六嫔之惯例,提倡简朴,禁止宫中女子浓妆艳服,并对她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嫔妃随意亲近文帝。整个后宫在独孤皇后的治理之下,形成一个静谧肃穆的气氛,因为独孤皇后至高的地位和强硬的手腕,后宫中众嫔妃虽然心中不满,表面上也不得不服从。
除管理好嫔妃外,独孤皇后还十分注意保持与文帝的感情,她深知必须以自己的柔情和体贴笼住文帝,才能使他不至于被其他女人所迷惑。每当黎明钟鸣之际,独孤皇后小心翼翼地侍候文帝洗漱穿戴,然后与他同坐一辇,把他一直送到朝阁,文帝上朝,自己则在殿下静静地等候,待散朝之后,又同辇返回内宫。
这样的行动,她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坚持着,使文帝从不敢怠慢上早朝。在内宫,她对文帝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皇帝每餐的食谱,每日的装束等事她都亲自过问,妥善安置,让文帝能毫不分心地专理朝政。每至深夜同寝的时候,她常在文帝耳旁回忆往日的情谊,细述夫妻的恩爱,用柔情蜜意来牵系住文帝的心。
好在文帝正在致力于国家大事,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在后宫脂粉堆中取乐;而贤惠干练的妻子所推行的种种措施,与他的朝政改革可以密切配合,他自然是极力支持的。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文帝大概是中国第一个体会此中含义的人吧。后官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自然就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专心理政了。
除了对后宫嫔妃严加管教外,独孤皇后自己也非常节俭,不好华丽。
有一次名叫阴寿的幽州总管将一匣价值连城的明珠献给独孤皇后,她义正词严地道:“这不是我所需要的东西。当今突厥为患,生民涂炭,大敌当前,前方将士抗敌辛劳备至,不如把这匣明珠,分赏给有功将士。”将士闻之,欢呼万岁。百官闻之,赞誉备至。
独孤皇后异母兄弟独孤陀因滋酒逞凶残害百姓,曾受过独孤皇后指责,故而怀恨在心,常以猫鬼诅咒独孤皇后,按律当斩。独孤皇后虽然气得三天没有进食,但最后还是请求文帝赦免其罪,独孤皇后说:“如果独孤陀蠹正害民,妾不敢为其说情。但如今独孤陀是因为诅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请求赦免他。”于是独孤陀被免死。这种公私有别、恩怨分明、通情达理的豁达行为,令满朝文武为之折服。
独孤皇后还很有政治才能,每当与文帝议论国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十分一致。但她又从不擅权干政,总是让文帝知其错而改之,自己则暗藏幕后,弼违匡谬,是正非讹。故当时的人们将文帝和独孤皇后并称为“宫中二圣”。
有了这样的贤内助,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如顺水行舟。一时间,政治开明,百姓乐业,国家很快就从战火创伤中恢复了元气,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后世称之为“开皇盛世”。这一盛世的出现与独孤皇后的贤明是分不开的。
擅杀宫女占君心在中国历代皇帝皇后中,惟有文帝和独孤皇后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直至独孤皇后去世,文帝的后宫才设立妃嫔,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方面是两人的感情深厚,另一方面也表明独孤皇后御夫有术。
但文帝毕竟是一个正值壮年、精神旺盛的男人,更何况还守着后宫三千佳丽,难免会在背地里做出“偷香窃玉”的勾当来。
这天独孤皇后受了些风寒,在宫中调养。文帝得了一线的隙缝,悄悄地带了两名内侍,去了仁寿宫。梅花丛里,一个女子背面立着,乌黑的云发披覆在晶莹的颈项。她盈盈地回过娇躯,和文帝打过照面。文帝吃了一惊,不料宫里藏着如此美艳的丽人,亭亭如出水莲花,袅袅似当风杨柳;痴凝秋水为神,瘦认梨云是骨。
那女子莲步轻移,走出了梅花丛,行到文帝面前,垂柳般拜倒,磕了一个头,才袅袅起立,垂着罗袖,站在一边。文帝早已神迷意荡,一问名字叫尉迟贞,年方二八。文帝话涉挑逗,尉迟贞红飞双颊。文帝走近尉迟贞身前,与她携手而行。
一番闲游,文帝男人的本性占了上风,于是便拥了她入帏。两个人便宽衣解带,你贪我爱地成就了好事。春宵苦短,阳光映上窗帘。尉迟贞先醒了,见时刻已经不早,文帝还睡得深沉。她怕文帝耽误了早朝,又怕独孤皇后知道,便将文帝推醒。
文帝见尉迟贞乌发蓬松,远山添翠,小樱桃上的残指未尽。尉迟贞见文帝目不转睛地看她,不禁起了两朵红云,娇滴滴道:“圣上快起身了,时刻已是不早。”
尉迟贞披衣坐起,文帝却恋着香衾,依旧还没起床。尉迟贞又催促了数次,文帝懒洋洋道:“你怎么这样性急!不让朕多睡一刻。”尉迟贞掩唇微笑:“深恐娘娘知道。”
文帝也害怕了:“今日方知为天子的快活!但只怕独孤皇后得知,怎么处理?”才赶忙起身,快步走出了梅花别苑。
独孤皇后卧病后宫,两个心腹的宫女平日专替独孤皇后侦查他人的隐私,得了文帝留宿在梅花别苑的消息,便报告了独孤皇后。独孤皇后顿时气得脸上转色咬牙道:“我与贱人,势不两立!”
接着抱病起床,率领了八个宫女,到了梅花别苑。尉迟贞顿时花容失色,娇躯发抖,再也站立不住,忙双膝跪倒。独孤皇后冷笑道:“好一个美人儿,怪不得圣上心爱,你是圣上的爱妃了,怎的对我下起跪来?真是要折煞我了!”
接着厉声喝道:“你们还不动手!”众宫女听了,一齐下手。可怜一个千娇万媚的尉迟贞,在地上乱滚了一阵,不到片刻时光,一缕香魂,已脱离了躯壳。
独孤皇后余怒未息,这时文帝早朝退后,到独孤皇后的宫中探病,听说独孤皇后率了宫女多人,不知上哪儿去了。文帝赶忙来到梅花别苑。瞥见独孤皇后怒颜高坐,地上的尉迟贞已是死去。文帝不禁又痛又恨,只是平日慑于独孤皇后的雌威,此刻还是不敢发作。见了尉迟贞的惨死景象,回想到昨夜的蜜意柔情,心如刀割。不禁心下一横,返身便走。
独孤皇后见文帝变色而走,不禁也着慌起来。急忙赶出室外,想唤回文帝。哪知文帝却误会了独孤皇后的意思,以为独孤皇后不肯与他干休,恐被她扯住,便加快脚步,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梅花别苑。
独孤皇后随在后面喊:“圣上请回来,不要为了一个宫女,伤了多年夫妇的情分!”任凭独孤皇后怎样喊,文帝一句也听不进耳里,匆匆地只顾向前走。宫门外面,恰好有一匹马,文帝跨到马背上,鞭一挥,那马便放开了四蹄,径出东华门,没有目的地狂奔而去。停在一个山谷边的松林下,他心情很复杂,也想施龙威,囚禁独孤皇后,让她吃尽苦头。但“皇帝偷情,皇后吃醋”,实在不好听。他只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当太阳西下之时,从长安方向飞奔而来两骑。原来独孤皇后见文帝怒气冲冲地离开,也有些后悔,生怕出事,叫近侍召来文帝的两个亲密大臣高颖和杨素,告知他们事情的原委,请他们帮忙。见面后,他们力劝文帝息怒回宫。
“朕贵为天子,却不能自由,她未免太过分了。”文帝气情地诉道!
“皇上应以天下为重,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女子而丢开天下呢!”高穎极力劝解。
“皇后也为此深感不安,非常后悔。皇上息怒,臣等护送皇上回宫。”杨素也从旁相劝。
一直等到天黑,在高潁、杨素的劝慰下,文帝怒气才稍平,同意回宫。
独孤皇后早已在宫中阁道前迎候,一见文帝,便呜咽流泪,跪在地上请罪。高潁、杨素见此情景,连忙用好言规劝:“皇上回来了,皇后就不要再自责了,皇上到现在还没有用晚膳呢。’
独孤皇后道:“可真难为你们了。”
文帝终于开口了:“你们就留下来一起用晚膳吧!二位在外朝政事上为朕分忧,在内朝又为朕的家事挨饿,朕要好好谢谢你们。”
独孤皇后如遇大赦,含泪拜身,依旧并辇人宫。从此她的行为也就有所收敛。有时任凭文帝与宫人沾染,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见,但也不容许文帝有过分之举。
独孤皇后此举,一是为了杨氏基业的稳固,二也是向封建礼制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做出挑战。请注意,这与其他朝代独宠君心的妒后嫉妃的本质是不同的。其他人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或向更高的地位冲击,而独孤皇后则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与文帝忠贞不渝的爱情。
千虑一失错选嗣隋文帝杨坚共有五个儿子: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越王杨季、汉王杨谅,五个均由独孤皇后所生,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文帝自豪地对臣下说:“朕别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
不像前代帝王内宠多,兄弟间互相纷争,亡国之道,莫此为甚。”他岂能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为了权位,照样会闹出悲剧。
前文已经提到,独孤皇后痛恨男人纳妾。不仅管着自己的老公,连朝中的大臣也一并管了起来。高潁是隋国的开国元老,而且与独孤皇后娘家有深厚的交情,本是德高望重,独孤皇后的制度仍然也要对他生效。
高潁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后,身为相国的高潁心伤欲裂,曾忧伤地对独孤皇后道:“瑟弦骤断,惟斋居诵经而已。”此言深受独孤皇后的赞叹。谁知不久之后,相国府中传出相国庆祝爱妾生子的消息。文帝尚祝贺相国晚年得子,独孤皇后却火冒三丈,认为高潁表里不一,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里却宠爱小妾,竟致小妾生子。
于是独孤皇后天天在枕边向文帝絮叨高潁的不是,文帝终于架不住独孤皇后软硬兼施的请求,将当政20年,功绩显赫的相国高潁以“表里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罢免了丞相之职,让他回乡养老去了。
连对外人都如此严厉,更何况对自己的儿子了。太子杨勇生性率直,为人宽厚,但生活奢侈,性喜浮华,内宠很多。其中有四个女子最得嬖幸:一个是高良娣,一个是王良嫒,一个是成姬,而最美的一个叫云昭训,真是天仙化人,艳冠三美,更是颇讨太子欢心。只是杨勇与嫡妃元氏性情合不来。因此四美轮流当夕,元妃独守空房。
独孤皇后是一个善妒忌的人,不愿文帝宠嫔妃,也讨厌群臣及诸子宠姬妾。大臣中凡有姬妾生子者独孤皇后多会令文帝将其贬官。如今自己的儿子杨勇宠妾疏妻,独孤皇后极为气愤。每当杨勇入宫见独孤皇后,独孤皇后从没有好脸色。
本来文帝对于太子十分信任,常让他参决政事,杨勇提出的意见,文帝总是乐于采纳,但因为独孤皇后的枕边风,文帝对太子也有了看法。对杨家来说,由谁来继承皇位,并不是国家大事,而仅仅是家庭问题。
有一年冬至,百官循例都到东宫中称贺,杨勇超出礼制规定张乐受贺。独孤皇后便对文帝道:“太子东宫率性任意,动多乖张,今日冬至,百官循例进宫,他却张乐受贺。圣上尚需劝诫他一番才好。”文帝听说后,也是心里不快,下诏与群臣,令此后不得擅贺东宫。从此文帝对于太子渐加猜忌,宠爱大不如以前了。
正好元妃患病死去。独孤皇后还以为是太子有意谋害嫡妃,心里越发不平,便暗中怀了废去太子杨勇的打算。她派宦官伺察太子的短处,等他有了重大过失,便好将他废去。
杨广生性狡诈诡谲,善于矫饰逢迎,本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他早有夺嫡的心思,处处沽名钓誉,揣摩了独孤皇后的情性,一味迎合。
杨广与萧妃如胶似漆,后宫虽有美人无数,为取悦于独孤皇后,杨广不惜将其他姬妾所生骨肉命人掐死,只有正妃萧氏所生之子才禀告父母,给父母造成了仅与元配厮守终身的假象。
有一天文帝与独孤皇后同临杨广的府第,他便将后宫美姬都藏起来。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宫女充当侍役,身上所穿全是粗布衣服。杨广与萧妃也穿得很陈旧。一切陈设都因陋就简。架上的诸般乐器都尘堆垢积,望上去便知道已是久不动用了。
文帝素性节俭,最恨奢华的行为,见到杨广如此,心里很满意。独孤皇后见杨广室无美姬,只有丑妇,对他也极有好感。从此文帝夫妻两人,对杨广另眼看待。有时独孤皇后遣亲信左右至杨广府第探视,杨广不论来使身份的贵贱,与萧氏都亲至大门迎接,设宴款待,并送以厚礼。于是到处都是为杨广说好话的人。
杨广暗中与心腹宇文述等人密谋夺嫡。他先以重金结交贿赂大理少卿杨约,再通过杨约结交其兄杨素,获得杨素的暗中支持。又收买东宫幸臣姬威等人以为内应。
独孤皇后欲以杨广立为太子。文帝因一时太子杨勇没有犯大的过错,心中虽欲立杨广,却不好实行。这时杨广调镇扬州,不到半年便表请入觐。杨广回朝后,表现得慎言庄容,端肃安详。他对于一般朝臣格外谦和,恭而有礼。宫廷内外,都同声说他的好。
到了辞行还镇的那天,杨广人宫别母,见了独孤皇后,依在她的膝下,泣诉道:“臣儿生性愚蠢,向来不知忌讳,时常怀念双亲,所以未及二旬,递即上表请求朝见。原思一见父皇与母后,藉聆慈训,哪知触忌了长兄。”
独孤皇后听到杨广提及太子杨勇,便问:“他敢怎么样?”
杨广惶恐道:“他竟疑忌臣儿,谓儿觊觎名器,意欲加害,臣儿因此惶恐。臣儿远列外藩,东宫日侍左右,谗惑见加,皇父难辨真伪。一旦赐臣儿尺帛或给杯鸩,臣儿实不知身死何所。恐从此一别,便不能再见慈颜了。”杨广说着便涕泪纵横,呜咽不止。
独孤皇后愤然道:“我为他娶元氏女,竟不以夫妇礼待之,元氏女向来身体健全,竟会一旦暴亡,他却毫不悲伤,反与妖姬云氏淫乐。我也疑惑元氏被他所害,只是暂时容忍。现在他却越发独妄!竟想加害你,我活着他已是如此,往后真不堪设想了。”独孤皇后说着已淆然泣下。
杨广佯作劝慰:“臣儿自是不肖,未能感化长兄,反使母后因此伤感,岂不是增臣儿罪戾!”
独孤皇后安慰一番,叫他安心回去,非密诏不可进京;不得轻过东宫。杨广心中暗喜,从此独孤皇后废杨勇的心肠更坚决了。
此时的太子杨勇依旧蒙在鼓里,如常地与一般宵小混在一起,全然不知自己的嗣位已岌岌可危。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杨素与独孤皇后异口同声地说太子失德,内外交谗,文帝便动了废立的主意。文帝便命杨素到东宫看看具体情况。
杨素本是杨广的人,他到了东宫,杨勇慌忙更换好了衣冠。哪知杨素故意东看一回花草,西看一回亭台,只是挨延不去。杨勇等候了多时,不禁着恼起来,待到杨素徐行人见,杨勇怒形于色说:“公姗姗来迟,究属何意?圣上虽欲将我废立,此时究竟尚未实行,你莫自恃功高,便不把我放在眼里。”
杨素佯作失惊道:“老臣该死,进了园中,一因年迈,脚步迟了些;二因贪看了园中景色,因此有劳殿下久候。还念老臣可怜,恕罪一遭。”
杨勇冷笑:“说得倒好,你来此做什么?”
杨素又假意微叹道:“圣上不知听信了谁的谗言,意欲废立东宫。老臣素知殿下,仁德无亏,今日特来安慰殿下的。”
杨勇听了,以为杨素真心好意,不免言语之中,露出怨愤。杨素听在耳中,回到宫里,见了文帝,便一一说了出来。文帝大怒,便于开皇二十年()在成德殿上,召集了百官宣诏废杨勇。过了两个月,即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独孤皇后抱有先入为主的意念,只看见了表面,却忽视了实质。废掉了品性宽厚的杨勇,却立了狡诈诡谲的杨广。
一世精明的独孤皇后,却被花言巧语蒙蔽了眼睛,真是可悲可叹。正因为她的失误,才使得隋朝二世而亡,将文帝辛辛苦苦创下的杨氏基业,尽付于李唐了。这份罪责,她是推卸不了的了。
仁寿二年()独孤皇后病重。她本以为自己替杨氏王朝选择了一位圣明的君主,便带着心满意足,于同年八月,撒手西归,走完了她不平凡的50年人生之旅。
然而,杨广却撕破了他伪装的面具。文帝年老染病在床,杨广乘间调戏文帝嫔妃宣华夫人。文帝听说后大怒:“畜生何足托大事,独孤误我!”
不久,杨广即位,是为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隋炀帝,短短十几年间,便将其父杨坚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隋帝国折腾得摇摇欲坠。九泉之下的独孤皇后,若知道了这些,恐怕也无颜与文帝相见于地下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隋朝之兴,独孤皇后功不可没;隋朝之亡,独孤皇后责不可推。
独孤皇后出身将相之家,自小就对治国韬略耳闻目染;饱读诗书,当然对历史变迁、朝代兴亡有所了解。所以,她可以在隋文帝登基之前为其出谋划策,推波助澜,也可以在成为国母之后,严治后宫,协助文帝理政。难得的是,她有政治方面的才干,却没有对朝政染指,仅在幕后为文帝提议纠错,这完全是一位贤内助应有的风范。
她作为独孤豪门最小的女儿,自幼当然会被奉为掌上明珠,处处尊爱,时时爱宠。加之她见到父亲独孤信妻妾众多,嫡庶之子常起纷争,自然会产生女权主义思想。她不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也做出此举。是故处处防范、步步为营,并且由内及外,渐渐涉及到大臣的身上。
这并非过错,只有严于治理男人的“拉链门”,才会让他们心无旁骛,一心理政。否则也不会有“开皇盛世”之壮阔了。独孤皇后辞世之后,文帝便无人约束,纵情酒色,直至身衰体弱,一病不起。直到这时,他才发出感叹:“假若皇后还在,我必不致如此。”
但也正因为独孤皇后的这种思想,才让她蒙蔽了双眼。她忽视了一点,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了男人的本性,并不是一个纳妾宠妃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太子、好皇帝。
康熙帝后妃无数,仅儿子就有35个之多,这毫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废掉太子杨勇,是一大失误。还有一点,眼见不一定就为实,耳听就更为虚了。轻信杨广,将之扶上太子之位,最终让其成为臭名昭著、败坏朝纲、灭亡杨氏基业的祸首,与独孤皇后怂恿杨坚立杨广为太子,推波助澜也有一定的关系。独孤伽罗是杨坚的贤妻,还是隋朝的罪人,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解。
参考书目:《隋书》《资治通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