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膏能治好白颠疯吗 http://m.39.net/pf/a_4586357.html
公元年,北宋仁宗皇帝在选取科考状元时,一连换了两个备选人员,才最终确定本次科举考试的状元,这是北宋科考名场面之一的一榜三元,而且还是唯一的一次,这一切都是由王安石而起。
时年21岁的王安石第一次去京城赶考,就高中进士,而且还拿到了内部排名第一的成绩,只要皇帝过目没有问题,那他的状元就是板上钉钉。
可是还真就在宋仁宗这里出了岔子,读起王安石的文章,仁宗皇帝也觉得甚是不错,这个状元给他也可以,可是随后文章中的一句话改变了仁宗的看法:
文章中王安石引用了一个“孺子其朋”的典故,而这个典故是长辈对孩子告诫的典故,这让仁宗这个三十多岁的“大叔”很不爽。
仁宗随即划掉了王安石的第一名,仁宗随后点了第二、第三名,可是二人都是在职官员,不能给状元,最后点了个第四名做状元,而王安石也从第一落到了第四。
虽然从状元落到了第四名,王安石却从不在乎,甚至一生都没有谈论过他也曾是状元的事。
那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加远大的志向,他曾在诗中写道: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此时的他少年壮志,渴望建功立业,造福百姓,成就一番能够与古代贤臣比肩与日争辉的事业。
01
年12月,王安石出生了,他的父亲王益是临江军判官,他也算是一个官二代。
王安石从小就智慧过人,聪明好学,看文章过目不忘,写文章下笔成文,更重要的是,他还十分努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年轻的王安石独自一人挑着行李、书籍跋山涉水,从家乡历尽千辛万苦地跑到名师杜野子门下求学。即使有着名师的指导,王安石依然不肯松懈,每天读书学习到深夜才会疲惫地睡去。
一天,正在聚精会神读书的王安石在书中看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故事,故事中讲到唐代的李白就是因为得到了一支生花的妙笔,才文思泉涌,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
激动的王安石拿着书飞奔而出,找到老师,期待的看着他说:“先生,世间真的有生花的笔么?”
老师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转身走了出去,片刻后带了一堆笔走了回来,对着期待的王安石说:“这里是支毛笔,生花的笔就在其中。”
“那我该怎么找出来这支笔呢?”王安石急切地问道。
“你用这些笔来写文章,当一支笔写秃的时候,就换另一支笔,这样就能找到那支生花的笔。”
从此王安石将老师的告诫牢记心中,发誓一定要找到生花的妙笔,每天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支笔,让他写秃了支,当他拿起第支笔的瞬间,顿时感觉脑海中文思泉涌,不吐不快,挥笔疾书。
一篇有质有量的《策论》就让他写完了,呆呆地看着自己写的文章,沉默了数秒的王安石立马欢呼起来,急忙找到老师说:“我找到生花的妙笔了!”
少年时期的王安石无忧无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然而人总是会长大,王安石也不例外。在跟随父亲宦游在外期间,王安石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也体会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也许就在那时,他心间埋下了一颗“变法”的种子,一个国富民强的梦想。
02
考中进士的王安石并没有留在京都做个京官,而是甘愿远离京都去地方基层,做一个为百姓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官,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年,江南一带阴雨连绵,连续几个月的阴雨天,让江浙一带的农民颗粒无收,这场灾害波及百多个县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米价就从文涨到了文,翻了几近4倍。
朝廷只得下发官文,严格将米价控制在文左右,任何人哄抬米价就地斩首,各大米商被搞得人心惶惶,又不愿妥协,干脆不卖米了,导致饥民无米可买。
手拿朝廷几道控制米价官文的王安石思虑片刻,扭头对师爷说:“贴出告示,鄞县之内,米价允许涨价。”
师爷一下被这个奇怪的告示搞蒙了,对王安石说:“太爷,朝廷让咱们控价,不是涨价呀。”王安石回道:“你尽管去办就是。”便转身离开了。”
不明所以的师爷还是老实地执行了命令,于是,鄞县米价一度涨到了文,各地米商闻讯纷纷赶来鄞县出售大米。
但王安石的举动也让鄞县百姓怨声载道,官家命令的文,到了鄞县就涨到了文,不少人家只能全家喝粥度日。
杭州知府吕向高得知此事后,亲自来到鄞县找王安石兴师问罪,一进城门便对等候在一旁的王安石说:
“你可知罪?天降大灾,你却违背圣意,公开允许哄抬米价,我要送你面君法办!”,随即怒气冲冲地让随从绑了王安石,他却一脸淡定,任由随从将他绑缚。
恰在此时,王安石的师爷赶了过来,见这场面,急忙凑到王安石耳边,向他悄咪咪地耳语了几句。
知府见状,立马呵斥他:“他都是阶下囚了,还有什么不能大声说的?”师爷一时手足无措,只能望向王安石,王安石安慰他说:“照实说吧。”
师爷说:“自从鄞县不控米价后,米商纷纷来到鄞县售卖,他们为了感谢老爷,都会给老爷送些银两,前几天来的一位米商没有送银两过来,老爷让我去找他讨要,现在那个米商带着钱来了。”
知府被气得胡子乱颤,指着王安石大骂:
“好你个王安石,不仅大灾不赈灾,还哄抬米价,收受贿赂,你死上一百次都不够!”又对师爷说:“你们收了多少贿赂?有账目么?”师爷颤抖地回答:“有,全部有账,都在县衙。”
吕知府便急不可耐赶往县衙,走在鄞县的街道上,他的眼里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这里没有饿死在街头的饥民,也没有受灾后的萧条破败,反而是井井有条中透着一丝安定祥和。
来到县衙后,知府质问王安石:“为何置官文于不顾,而擅自哄抬米价?”
王安石从容地说道:
“如果遵从官文,控制米价,鄞县就会和其他的县一样,饿死的人不计其数,米价不放开,米商怎么会卖大米呢?而且江南富庶,商业发达,就是普通人家,这几十年下来也会小有积蓄,偶遇荒年,米价虽高,却也可以坚持年余,而贫困的家庭,我可以将米商所送的银两发放救助,以此度过灾荒。”
而后还让师爷拿来了救助名册,呈给知府查看。
此时的吕知府才发现,王安石确实技高一筹,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灾害的问题,遂也将他的方法,推广到江南各地,虽然江南百姓散尽了家财,却也安稳地躲过了一劫。
年,48岁的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却遭到了大部分官员的反对。面对保守派的攻击,王安石写下了一首《商鞅》: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这首诗,既是对保守派的回击,也表明了他尊法反儒的立场更表达了坚定不移地推动变法的决心。
然而变法的路却异常崎岖,王安石两次拜相却依然难以对抗保守派的反击,甚至变法派本身都严重分裂,年,在二次入相的第二年,儿子的突然离世,终于让55岁的王安石心灰意冷,辞去了宰相之职,隐居钟山。
在这期间,他留下了一首《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此时变法已迎来了寒冬,而他就是寒风中依然盛开的梅花,即使再苦再难,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虽然他人远离了朝堂,可他的心里却时刻牵挂着新法的“命运”。然而神宗的离世,让新法彻底失去了“依靠”,被一一废除,连根拔起。
王安石理想破灭,徒留下一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郁郁而终。
03
王安石的心中有家国天下,也有儿女情长。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一首《桂枝香》道尽了作者对家国民族的关心,对未来命运的焦虑。六朝的旧事已随岁月流逝,只剩下寒烟惨淡、绿草枯黄,唯一不变的,就是商女们时时吟唱的《后庭花》。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一首《示长安君》诉说了自己与妹妹之间那份真挚的情感。
王安石对于兄弟姐妹的感情也比较深刻。这首《示长安君》,就是王安石写给妹妹“长安县君”王文淑的。
妹妹不仅仅是他亲情的寄托,也算是他的一个知己,他的妹妹王文淑从小熟读诗书,博学多才。
在即将出使辽国之际,王安石见到了三年未见的妹妹,苦还没有诉够,乐也没有说完,匆匆一聚却又要分离,他的内心十分不舍,他不知道这一次又要多久才能与妹妹再次相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与妹妹相见。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没有了春风吹拂,河岸边的芦苇依旧碧绿,让我想起当初送你出嫁过江时候的画面。
此时的他不是曾经的宰相,也不是大诗人,而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父亲,他也会痛哭流涕。
为了变法,王安石得罪朝中大部分官员,二次入相退隐后,他就没有见过女儿了。整整七年,他不知道女儿过得怎么样,唯有回忆女儿出嫁时的画面,以解相思之苦。
结语:
王安石的一生,起起伏伏,波澜壮阔,21岁入士,几经辗转,郁郁而不得志,47岁拜相,大展宏图,依然难以挽救风雨飘摇的北宋江山。
他的一生,可谓是忧国忧民、清清白白,他将满腔的热血挥洒在实现国富民强的道路上,树敌无数,却坚定不移,有人说他“拗”,那是他们看不出他的远见,读不懂他的“新法”,他们又何尝不是“拗”呢?
“保守派”的司马光,即使敬佩他,也只是承认其“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多”,而并没有赞同他的新法,甚至是痛恨新法,满朝文武,就只有他一人在竭尽全力拯救北宋这条千疮百孔的破船。
骂名也好,赞扬也罢,至少他尽力了。在他打算变法的那一刻,也许他就已经预料到了结局,但他依然想试一试,哪怕只有一丝机会,他都会坚持走下去,他确实“拗”,他“拗”的是不想看到的北宋山河破碎,不忍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风雨飘摇之中。
(相关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END----
作者丨宇夜
编辑丨籽籽
主编丨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