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舅年生人,今年五月份就要满60周岁,可以正式退休了!本来是件好事,但最近却因为退休这件事情,愁白了头发!
坐标北京,小舅年参加工作,在一家国营工厂当司机,是单位正式员工。厂子里的效益一直特别不好。年,单位车辆转卖私人后,小舅无车可开。厂长口头上同意小舅停薪留职、外出打工。在这期间,国企工厂不断改制。单位只给小舅缴纳了年和年这两年的社保。年,国企工厂再次全面改制,工厂被一家私营企业低价并购。单位职工几乎都被迫下岗了。我小舅一直在深圳和几个朋友倒腾生意,没有回北京。当时那个年代通讯没有那么发达,单位联系不上小舅,所以也没有和他签订安置协议书之类的文件。
过几年,小舅回到北京,发现自己的档案已经被原单位转移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小舅从国企工厂出来之后,没有固定单位,一直和朋友做生意。年开始,小舅索性把档案放到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进行社保个人缴费。一眨眼,快二十年过去了,小舅今年在准备办理退休手续。
通过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门的咨询,小舅得知自己在年到年应该有十年的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过渡性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也就是年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有企业固定工人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经过大致测算,这笔退休金还不少呢!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过渡系数
年北京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1;过渡系数是1%。过渡性养老金=*10*1*1%=元;一年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是*12=元
关键是养老金年年都在上涨,再过几年肯定比这个数字要高,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福利啊!小舅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审核小舅档案过程中,发现他的档案材料缺失,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原来-年这段时期,小舅工作的国企工厂几经重组、转卖、改制,职工陆续下岗。这段时间管理特别混乱,没有专门部门负责管理档案,后来又把档案转移到街道,多名员工出现档案中的材料丢失、甚至档案丢失现象。小舅想要去找原来的国企工厂,经过二十多年的变化,早已物是人非,根本找不到了!
一、视同缴费年限的产生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密不可分
年至年,全面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年要求全面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年要求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年提出建立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国家是从年开始逐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比如北京,京老险发字号文件中写明:自年10月1日起以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作为计发基本养老金的依据。一般而言,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在各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的正式的连续工龄。
二、档案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重要依据
国有企业或者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在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年限,并有正式档案作为证明的人员,都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我小舅就属于这种情况,年之前是国企工厂的正式工,有十年的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一定要以档案中的相关材料为证明!国家有关部门不可能凭借你的口头说法就给你认定啊。一般情况下,职工退休时政策社保工龄不会少,丢失的一般都是由于档案不全导致的视同缴费工龄的丢失。
档案不全,责任在单位。理论上,员工并不能接触自己的档案。档案归档案部门管理,而单位有责任也有义务确保员工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是事实上,很多职工已经找不到原来单位在哪里,再加上当初管理不善,职工退休发现档案丢失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追究责任也无从追究。那个年代,档案的管理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很容易造成丢失、缺项等问题。
举个例子:老张年出生,年工作,年缴纳社保,年退休。但是档案丢失了,如果不能重新补回档案的话。老张-年肯定不算视同缴费年限,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老张的档案是有,但是年参加工作的证明丢失了,那么同样的视同缴费年限也不存在。等于白白丢失了10年工龄!
三、档案丢失或者缺少证明材料怎么办
档案在退休核实视同缴费年限上面有着重要作用,年-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都需要用到。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来说需要参保者初次参加工作时的招工调配令和招工登记表。具体什么材料还需要咨询各省市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正规企业职工的涨工资表、招工调配令和招工登记表,一般在市、区档案馆都会有备案的,所以参保者需要时,可以去档案馆查询复印即可。
现在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工的,因为年3月(含3月)之前没有缴费,按国家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必须要有档案材料证明。建议到当地劳动部门查找招工录取通知书存根,到原工作单位查找历年职工花名册。持录取通知书、职工花名册、养老保险手册和保险卡,身份证,应当可以办理退休。因此,如果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要尽早查询自己的档案,视同缴费需要的材料不全的,尽早想办法进行查缺补漏!
#职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