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喊得响,但光会数数可不行

笔者今年上半年参加了两次有关新零售的全国性会议。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自然是“新零售”,其次就是“数字化管理”了。

什么是“数字化管理”?

把管理对象“数字化”,就是“数字化管理”。大白话!

还是举个鲜活例子,来帮助理解这句“大白话”。

5月14号早上7点10分左右,川航3U航班飞机驾驶舱挡风窗突然脱离,语言通讯立刻中断。此时,只能用最原始发射机键盘,发送数字:!

立马,民航西南空管局空管中心的雷达屏幕上,3U飞行状态由变成。

代表什么?航空器飞行正常。

代表什么?航空器飞行遇险。

7点17分,抢在3U进入中低空域前,民航地面空管员已经完成8架飞机在空中和地面的避让,留出绿色通道,专供3U紧急降落。

仅避让了8架飞机?非也!其实,此刻一共避让了20多架飞机,其他飞机哪来的?军机。

空军怎么知道的?

原来在空军地面空管中心的雷达屏幕上,空管员也同步看到3U飞行状态由变成。于是立刻指挥十几架即将在该空域降落或起飞的军用飞机避让。

这些避让,都是在短短7分钟完成。可见这两组数字的变化,为后续应急处理赢得了多么宝贵的时间!赢得时间,就是提高效率,什么效率?管理效率!

这,就是飞机飞行状态的“数字化管理”。

进一步深究发现,“数字化管理”背后有四层意思:

1.最底层。“数字化”本质是给管理对象制定数字编码。本例中,管理对象是飞机飞行状态;用4位数字编码代表飞行状态。

2.第二层。编码一定要简单。简单,才能快速、准确传递。用数字表达当然最简单。

3.第三层:共享。军方之所以可以同时马上应急处理,是因为这套编码军民通用。

4.第四层,也就是表面层,才是技术应用。3U遇险后,除了最原始的键盘发射机,所有高科技通讯设备全部“归零”。可见关键时刻,用什么高科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把数字编码发射出去。

现在,我们可以给“数字化管理”做一个简单定义:首先,必须对管理对象进行数字编码;其次,数字编码必须能够共享。或者说,数字编码是“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共享则是“数字化管理”的充分条件。缺一不可。正如,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现代数字化服务,都是以二维数字化编码的共享为前提。

最终目的,还是实现高效低耗的管理。理解了这一点,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具体讨论。

开源与节流

新零售的提出者雷军,曾经这样定义新零售:“新零售的本质其实是一场效率革命。”“效率革命”最终只能在两个方面体现:开源和流。

“开源”,卖的越多进价成本就会越低。在我国,将“数字化管理”用于“开源”,比如网上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无人销售、移动支付、快递物流、大数据应用等等,已全球领跑。对此,启领商学院院长万明志先生(超市老万)总结出五次零售革命时写道,前4次都是西方引领,“第五次零售革命21世纪,是咱们中国人引领的新零售革命。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是无界的零售,是智慧的零售,支付无界,场景无界。”

“节流”,是指商家对运营管理成本的控制,“节流”能力越强,表明企业管理水平越高。成本控制越好了,同质化商品的降价空间越大,就有可能做到“质高价低”。

遗憾的是,在我国将“数字化管理”用于“节流”,才刚刚起步。尽管我国的“开源”效率极高,其成果却被极低的“节流”效率给吞噬掉了。

所以我们的零售商品仍然是“质高价高”,甚至“质低价高”!这也是为什么同胞们境外旅游的第一目的是“买买买”的根本原因。

“开源”是毛利,“节流”是纯利。

问题来了,为什么用“数字化”技术“开源”,大家狂热追求;而“节流”,却刚刚起步?这里,自然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因为归根结底,管理背后是文化。简言之,“开源”决定胖瘦,吃香喝辣就能短期见效;“节流”决定强弱,长期坚持磨炼才有可能。

就易避难,人之天性。

所以,大多数商家喊“节流”如同大多数爱美女性喊“减肥”,虽然震天价响,却光说不练。

或者,怎么练?

首先,还需认清“数量化”和“数字化”的本质区别。

“数量化”与“数字化”

数量与数字,一字之差,失之千里。那么,什么是“数量化管理”?

打一个简单比喻说明:

我们准确地知道有个敌人入侵某一城市。在哪不知道。所以,即使有精确制导炸弹,也不知道往哪发射。消灭敌人的唯一办法是,对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破坏性大,成本高。

反之,并不知道有多少敌人入侵,却知道他们躲在哪,丢一个精确制导炸弹,就消灭了。

可见,灭敌效率和成本而言,位置比数量更重要。如何确定位置,就得有一套事先设计、表示地理位置的数字编码。

这比喻告诉我们两个基本道理:

其一,通过“数量”,不能知道位置。而通过“数字化”位置找到目标,却可以准确点数。

其二,即使有再高的科技(比如精确制炸弹),如果仅知道“数量”,想提效减耗不可能。

现在可以回答,为什么说在节流方面,我国零售业的“数字化管理”才刚刚起步?因为我们总是把“数量化”与“数字化”混为一团。也就是说,用先进“数字化”科技,对商品进行传统的“数量化管理”。这就好比,为了消灭个敌人,用“精确制导炸弹”对城市进行地毯式轰炸一样。

再来通过下面两个商超“节流”的实例,来证明笔者以上观点。

例一,过期商品

我们知道,商业零售是绝对不能出售过期食品或商品的。对此,国家有严厉的食品安全法。也正因为如此,有这样一批无业人,自称“职业打假”,在商超专挑过期商品购买,然后通过十倍价格罚款来赚钱谋生。

前有“尚方宝剑”,后有“追兵堵截”,所以商超对于过期商品的管理格外重视。

通过现代科技,商超门店可以实时、准确地知道商品的过期种类和数量。

今年6月x天,某一大型商超查出,过期0天到过期89天的商品,共有种,占门店售卖商品种类3%;价值约40万。这些准确的“数量”,非常容易地用ERP软件得到。

表一是其中两种过期商品的实际数据:

根据表一,找出过期商品的办法只有一个:对存放这两种商品所有可能的地方,进行人工地毯式排查,效率之低可想而知。如果原负责员工由于种种原因离开岗位,查找工作就更加费时费力,尽管如此,总会有“漏网之鱼”上架销售,进而给“职业打假”提供口实,给企业造成更大损害。这种根据表一中的“数量”来查找过期商品,就叫对过期商品进行“数量化管理”。

再来看表二,多了一项“商品货位”。现在,不管是谁都可以根据表二中的商品货位,很快找出过期商品。这种通过“位置编码”来查找过期商品,就叫对过期商品进行“数字化管理”。

能够快速、实时、批量地清理过期商品,无疑是商超“节流”的重要部分。尽管通过霸王条款,可以让供应商过期商品买单,但是最终,这些损耗还是会反映到零售价格中。

下面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例二,盘点管理

目前,绝大多数零售商家的盘点,都是典型的“数量化”盘点。甚至可以说是“数量游戏”。游戏规则有二:

1.了解帐存数量和实物数量是否一致。实物数量也叫实存。

2.如果不一致,误差率不得大于3‰。

可见,尽管已有ERP、大数据、互联网、WIFI、移动设备等高科技支撑,我们盘点管理还是围着清点“数量”打转转。

也许读者会疑问:盘点目的不就是为了点清实物库存数量?作为回答,不妨弱弱地反问一句:知道了准确数量,就能够帮助我们高效率地清除那些不良商品?

盘点,掌握库存数量固然重要,但是掌握库存结构更重要!

何谓“库存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商品的仓库库存和陈列库存各占多少?

2.“仓有柜无”商品在哪?

3.过期和临期商品在哪?

4.与批次对应的商品在哪?

5.多点陈列的商品在哪?

6.与标准陈列不符的商品在哪?

7.与价签不符的商品在哪?

8.超过平均周转期的商品在哪?

9.商品陈列道具在哪(多少货架、冰柜、冷柜、堆码、端头等)?

10.等等。

表三是某卖场“数字化”盘点后的几个最基本库存结构数据:

第4行告诉我们,3.29%商品在内仓是“睡大觉”,没有上陈列货架售卖。

第6、7行告诉我们,价值61.48%商品存放在内仓;价值38.52%的商品在前面陈列售卖。后仓压货严重导致的现金积压严重。

表三备注中,有许多表格。这些表格中除了有商品盘点数量、明细等等数据外,还有商品货位编码。唯有通过商品货位编码,我们才能:

快速、批量、高效地找到“过期”商品;

快速、批量、高效地找到“仓有柜无”商品;

快速、批量、高效、精准地找到内仓多余库存商品;

以上的哪一项,都是企业精准“节流”的重要部分。

前后对比不难得出这样的结果:“数量”盘点,很难促进商超库存结构优化。而且会适得其反,由于谁都不愿为超过3‰差错率的罚款买单,盘点数据造假也就成了默认“行规”,越盘越乱。就好比花钱请人打扫卫生,越做越脏一样。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笔者的另一篇文章《无人商店火了,但新增长点还不在那,而在我们身边——浅谈我国实体零售企业的金矿》。文中有更详细的实例数据。

所以,使用再先进的科技,没有定位,也只能盘点“数量”。推而广之,对于商品管理的提效降耗来说,如果不知道货位信息,任何高科技应用,都只能停留在“数量”层面,穿新鞋走老路。

定位的前提是货位编码,那么,如何给商品货位进行数字化编码?

货位编码

数字化编码其实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身份证号,就是对每一个人的数字化编码;还有手机号、街道门牌号等等都是数字化编码的经典例子。

在商业零售行业,应用最广泛数字化编码是:商品条码。

给身份证、手机、街道进行数字化编码,都是在国家制定的规则下统一进行。商品条码,更是按世界统一标准规则产生。“统一”就是为了“共享”,统一共享就是标准。

与此相比,如何给货位编码,则由零售企业自己决定。这无疑给企业又额外提出了些“专业性”要求。

其实,用点“哲学思维”,货位编码一点也不难。所谓“哲学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简单。小学文化程度也看得懂。

2.唯一。一个编码仅代表一个商品货位。

3.兼容。不管什么样的陈列道具都可以应用。

4.中性。如同门牌号码,住家变了,门牌号码不变。

5.共享。盘点、O2O线下分拣、电子价签、自动补货、新开店陈列、陈列道具统计、一笼到货架等等,都共享这套货位编码。

下面还是用笔者在工作中的实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将以上“哲学思维”,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

商品在门店都是用各种不同货架存放的:陈列货架、仓库货架、堆码、托盘、冰柜、冷柜,等等。一线员工通常称为“道具”。所以笔者用名字的拼音缩写,给“道具”编码。这样做有两大好处:

其一,拼音,小学一二年级的基本课程,都能看懂。比如,MC代表卖场货架;CK代表仓库货架;TP代表托盘;BG代表冰柜,以此类推。之后是序号,比如MC-MC代表卖场货架1到卖场货架。

其二,盘点时,可以自动对“道具”进行统计(见表四)。

完成了道具编码,下一步就是货位编码了。货位编码是由“道具编码+层+序号”组成。比如货架一般有多层,用A、B、C、D、…,表示从上到下每层。见图一中的红色框。

每层摆放多个商品,用数字表示。1、2、3、4、5、…,表示从左到右每种商品依次排序。

如果商品货位编码是MCC5,则表示该商品在卖场第88个货架、第三层、第5号位置上。表二中两种商品的商品位置分别是TPA10和CKA10,现在读者可以自己“猜猜”,它们在哪种道具的什么位置上了。

将货位编码打印成货架条码(图二),按统一规定贴到货架位置后(图三中红色框),高科技才可派上用场。

所谓高科技,就是用各种移动式“自动识别”设备,快速将货位编码与商品条码关联,并通过现代网络发送到共享数据库。

于是,不管是哪个岗位上的员工,都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和大数据,在盘点、O2O线下分拣、电子价签、自动补货、新开店陈列、陈列道具统计、一笼到货架等日常工作中,快速高效率地共享数据、找到商品。比如清理过期商品、“仓有柜无”商品;比如盘点库存结构。

这,就是商品位置的数字化管理。也是商业零售实现高效低耗、大幅度“节流”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在此顺便引深一下,作为“新零售”概念的提出者和实践领军人物之一雷军,为什么恰恰以好市多(Costco)、阿尔迪(Aldi)、7-11等实体零售,作为小米运营管理的榜样?因为同行相比,他们卖是的零售商品始终是:质高价低。

进一步问,为什么他们能够持久地做到“质高价低”?因为,他们的运营管理效率,总是比同行高,而成本却比同行低。为什么?

因为即便是在手工年代,好市多(Castco)、阿尔迪(Aldi)、7-11等就在物流和门店,实现了统一的货位“数字化管理”。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关于货位“数字化管理”,又有一件新外衣叫“物联网”。

物联网(IOT)

在年6月9号一次会上,马云说:“我认为物联网(IOT)是大事。我们认为物联网(IOT)是未来。”

今年3月底,在启领商学院组织一次有关新零售的峰会上,作为嘉宾发言,盒马鲜生的高级副总裁张国宏先生非常自豪地自问自答:

“哪些公司能做到实际货架管理能同当时的构想达到95%以上的匹配度?

我们盒马最好的门店能做到实时货架管理匹配率99%,每天、每小时、每分钟。

所以我们门店的效率非常非常高的”。

盒马鲜生能够做到高达99%的货位匹配率,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准确地理解了老板马云“物联网是未来”这句话的核心:物联网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互联网+商品位置。

仔细想想,不管“互联网+”什么,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互联网+位置编码”。

不信,你试试。

图四中的红色框是盒马鲜生的货架编码。

魔鬼、细节、现场

用一句话,可以把这三个词连接起来:魔鬼在细节,细节在现场。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商业零售“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是货位编码。那是不是说,有了货位编码,就一定能实现提效降耗的数字化管理?

肯定不是。

这就要看,在数字化管理的现场实践中,能否将躲在细节和现场的魔鬼清除掉。

目前,主要有三个魔鬼当道:

魔鬼一:货位编码乱象丛生,企业内部没有统一的货位编码。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目前不同的“新零售”供应商都有自己的一套货位编码。比如“多点”公司的线下分拣;电子价签公司的价签定位等等。

不仅如此,就是企业内部的货位编码也不统一。这就好比由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