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地信息通信旅一营一连正在进行体能训练。邢建保摄
带兵不是一道数学题
“知兵录”被上尉高少清锁到了柜子里。
高少清,一营三连新任指导员。最近,他发现战友们有些“怕”和自己聊天。
为啥?战友们怕在谈心时自己说的话,被指导员高少清记到“知兵录”里。
如何准确掌握大家的思想状态成了摆在高少清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也是所有基层带兵人需要琢磨的课题。
之前,学理科的高少清相信任何一个实际问题包括带兵,都能在数学领域找到相应的模型,从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直到成为一名指导员,高少清才知道,带兵这道题没有标准模型。每个“解”,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邵治庭。”
“到!”
“初次见面,指导员没用花名册,就叫出了我的名字。”上士邵治庭对此印象特别深刻,新到任的指导员,第一次点名就能认齐连队的所有人,不简单。
这是高少清的首次“答题”:到任前,他利用“知兵录”了解并记住每一名战友的基本情况。
这次点名,让大家对高少清的距离感立马消失了,战友们都觉得“这个指导员‘有一套’”。
新官上任三把火,高少清的这一把火,烧起来了。
“充分了解大家,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少清明白,这把火之所以能够烧起来,不仅是因为自己能够记得住每名战友的名字,更是因为自己特别用心,这份用心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
尝到“知兵录”的“甜头”,高少清便顺着这个“解题方法”继续“答题”。
工作渐渐深入,高少清的“知兵录”逐渐丰富了起来,战友们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事无巨细,高少清都写进了“加强版知兵录”。
这个秘密,无意之间被大家知道了。
“指导员什么都往里面记,大家越来越觉得跟他聊天有压力。”邵治庭说,“生怕一个不小心,说错什么话,被指导员记进去。”
“知兵录”越来越厚,战友们的态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他们眼中,“知兵录”变成了“记账本”。
“自从偷用手机被记上了本子,我心里就没踏实过。”上等兵郭锦城曾经这样跟邵治庭表达害怕“翻不了身”的想法。
“知兵录”,不知不觉间让高少清在心中给战友们“画了像”。
“你在观察战友们的同时,他们也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200.html